-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呐喊》自序 鲁 迅 自题小像 (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 迅 (1881.9.25━1936.10.19) 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留学日本时的鲁迅 鲁迅著作二十卷,继往开来,博大精深。《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阿Q正传》的发表,为新文学史树立了一面丰碑,对中国作家和世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热风》、《二心集》、《而已集》等杂文,精悍犀利,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领域。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 上海鲁迅公园鲁迅墓 思 想 变 化 经 历 地 点 绍 兴 南 京 仙 台 东 京 北 京 北 京 求新知 侍亲疾 搞文艺 攻医学 抄古碑 应索稿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的第一个“梦”是什么?这个梦是怎样产生的?对作者有什么影响? 第二个美梦: 联系鲁迅的经历,谈谈鲁迅为什么要学医? 提示:鲁迅父亲的患病和亡故,促使鲁迅学医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这是他第一个美好的“梦”。(在回答此问题的时候,应弄清鲁迅去南京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一个怎样崇高的目标,而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不必故意拔高;在南京求学的过程中,鲁迅因学习环境给他的影响,使他认识到父亲被庸医耽误,并由此而产生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并且想由此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学医,又带有忧国的信念,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所以在作者看来,“我的梦很美满”。) 第二个美梦: 鲁迅的这个美梦有没有实现?为什么? 提示:没有。在仙台学医看到战争画片,出于对同胞麻木的激愤和悲哀,意识到第一要著是在改变国民的精神,于是提倡文艺运动,弃医从文,产生了一个新的“梦”。 解说:“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带着富国强民的美好的梦想,青年鲁迅东渡日本学医,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梦想过于天真,鲁迅反省道:“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这是鲁迅第一个救国梦想的破灭。 第三个美梦: 和凤凰涅槃一样,旧梦的破灭孕育了新梦的诞生。请问鲁迅新的救国梦想是什么? 提示:“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基于这样的思想,鲁迅来到东京寻找同志一起筹办文艺刊物《新生》。 鲁迅筹办《新生》有没有成功?为什么会失败? 提示:表面:逃走了作者,逃走了资本。 实质:(1)为什么会逃走? 办这样的刊物无利可图,因为背时。(背时:背:背离,不相同;时:时代,当前,现在。) 筹办《新生》为什么背时?(a.“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等功利追求,没有认识到精神启蒙的重要性;b.国民精神麻木,社会现实沉寂,没有人来响应他们。 (2)另一方面是他们个人的能力有限,仅凭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改变社会现状的。 两千多年前,一位救国无门的诗人发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哀叹,愤而投江自沉。鲁迅的梦想破灭,也有万家酣梦一人独醒的痛苦, 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他的痛苦的? 提示: 寂寞,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如大毒蛇。第11段的写景,“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钞古碑”和“冰冷的槐蚕”等几处叙述,主要是为了衬托鲁迅当时苦闷深沉的内心世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