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算MATLAB与建模实践改造工科线性代数.ppt

用机算MATLAB与建模实践改造工科线性代数.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机算(MATLAB)和建模实践改造工科线性代数(项目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陈怀琛 1. 立项依据 ???根据高教司函[2008]192号文件,建立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项目”,资助20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改造课程的项目。其中工科基础课8项(数、理、化、电各2项),经管类6项,艺术类6项。经过申报评审,教育部下达了教高厅函[2009]1号文,我校被批准作为 “用机算和建模实践改造工科线性代数课程” 项目的牵头单位。要求我校组织联合15~20个参与单位,推广试点两年,总结经验。将来再考虑向全国推广。 2. 课程改造的理念 1)实行“需求牵引”,根据机械、电子专业后续课对矩阵运算的需求分析,把线性代数解题的目标定位为:“6阶以上、复数和超定问题”。 2)实行“技术推动”:引入MATLAB软件,把传统的“只会笔算”改造为“笔算与机算相结合”。 ????本次会议的论文[1]“科学计算能力培养与线性代数改革”就是分析这个问题的。 3)把矩阵建模和机算引导到后续课中去,实现无缝连接,推动相关后续课程的现代化。 本次会议的论文[2]“复杂线性系统建模的矩阵方法”给出了四门后续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原理)利用线性代数改革推动其内容现代化的例子。 3. 项目的实施进程 项目于2009年1月启动。 一、“机算”层次:在校内,主要是对全校5000名本科生的线性代数都加入了机算的内容,作为课程的要求;在校外,联合了16所参与大学,他们将在今年进行几百名学生的机算教学的试点,明年要超过1000人。这是第一个层次“机算”,关键是要培训教师。要使线性代数老师在思想上接受这个概念,需要做艰苦的工作,(其实初步掌握软件并不十分困难,)同时要准备相应的教材,我们准备了三本教材。 二、“建模”层次,主要针对后续课的改革,要争取后续课教师的参与,这个工作更加艰难。因为课程很多,教师分散,加上过去他们学的线性代数多时不用,当时也没有学软件,所以很难与线性代数课程改革挂上钩。 教材一、线性代数实践及MATLAB 本书的标志性特征: 线性代数抽象吗?看了本书后,你会知道它的概念都基于空间形象。 线性代数冗繁吗?学了本书后,你会懂得它的计算全可有简明程序。 线性代数枯燥吗?读了本书后,你会发现它的应用极其广泛又精彩。 这本书是针对已学过线性代数理论的老师、工程师、研究生的“补丁书” 教材二、工程线性代数(MATLAB版) 四个主要特点: 1.基本概念都从几何图形引入,做到抽象与形象的结合; 2.一切繁琐计算都有简明程序,推动笔算与机算的结合; 3.大量实例诠释了课程的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能与后续课的需要无缝衔接,体现课程的辐射效应。 4. 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来推动 (1)教育现代化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体现在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和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过去教育部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次的立项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现代化就是要创新,就要和传统观念发生冲突,创新开始必定是少数,维护传统的一定是多数,而且有全套的体制和书籍文件支持。因此领导部门必须特别支持创新。尽管道路不会平坦,但这个历史潮流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2)谁来推动课程的现代化?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首先要由经济基础的四个现代化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反映到教育上来,首先反映到对专业课和学生的能力的现代化要求,对基础课的现代化要求则是要由专业课对基础课提出需求。这一环不抓,基础课很容易安于现状,几十年一贯制。 续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来推动 (3)制定和改革教学计划的关键在于把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如果这种衔接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水平之上,那么这个计划就会是先进的。这种衔接要能充分体现后续课对基础课的需求,正是有这种明确不断增长的需求才能促使基础课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基础课的改革给后续课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后续的专业课必须利用新的平台,提高本课程的起点,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学计划矩阵”的概念 [3],希望教学行政部门采纳,使以后的教学计划修订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4)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订的领导和教师,必须具备全局的观念,不仅要熟悉自己教的课程,而且要对本课程的先修课和后续课都有较好的了解。特别是,对数学基础课的大纲不能由清一色的数学专家来规定。因为从线性代数可以看出,数学专家通常并不了解现代化对工科的最新需求。所以应该由工科专家为主确定课程的外延(目标),由数学专家为主确定它的内涵(实现方法)。 5、总目标—实现钱学森的预见 “…我想今天已是二十世纪后期,我们正面临世纪之交,所以要考虑二十一世纪会需要什么样的工科教育;保持五十年代的模式不行,保持八十年代的模式也不行。我想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电子计算机对工程技术工作的影响;今后对一个问题求解可以全部让电子计算机去干,

文档评论(0)

stonecb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