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What? Why? How? 1:What—学什么? 1)思想道德修养—个人德性 法律—社会公共规范(道德底线) 2)是否为政治? 法律可以说是政治。修养就不一定。人们可能有不同的 政治见解,甚至不问政治,但不能没有修养! 3)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 2:Why—为什么学? 政策层面:党国意志 教育层面:教育目的 教育之两大目的: 个人目的:能力的发展、德性的完善 社会目的: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 体育:够不够? 美育:有没有? 智育:一枝独秀? 德育:效果如何? 应试教育之实际: 1)人格缺陷(内在心理层面) 知物不知人(自我、人伦);情感和意志品质薄弱,挫折容忍力差。 2)行为品德问题(外显) 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能力差;处理人际关系、适应公共生活的心态、礼仪、公德较差。 ——EQ(情商)、MQ(德商)较差 学生素质问题: 据对“1000家大企业的用人调查”显示: 企业主用人最先考虑人的MQ“德商”(占54.9%) 其次才考虑IQ“能力”(占32.9%) 其三考虑EQ“相处”(占13.2%) MQ——IQ——EQ 可见德在人的职业发展中其重要性占居首位 调查实证: 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是次品;没有健康的体魄,是废品;没道德,是危险品。 警 句 对策一:                                                       德商 德育(情操) 健康 审美 情感(情) 处世(行) 美育 意志(意) 人 对策:健全人格的教育 情商 智商 智育(知) 体育(身) 公民教育 掌握思想道德 法律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知行统一 3:How—如何学? 你想象中的大学是怎样的? 佛大与你心中的大学之差距? 进入大学后你的生活有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大学生活有何特点? 想一想 知识的海洋 教书育人的良师 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学习要求的变化 宽松与自律并存的学习环境 主动、创造、独立思考 一、适应人生新阶段 大学生活特点 生活环境的变化 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 自己安排、独立处理人际关系 大学生活特点 社会活动的变化 复杂与融洽并存的人际环境 多彩与严谨并存的组织环境 大学生活特点 新的环境中存在的 一些思想困惑与冲突 1.学校和专业选择的困惑 2.自豪与自卑的冲突 3.人际关系不适应的孤独感 4.学习方式不适应的焦虑 5.放松与竞争的冲突 6.角色定位与个性意志的冲突 7.理想设计与现实努力的落差 8.自我成熟感与自制力的差距 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发奋努力 不畏艰难 锲而不舍 永不懈怠 培养优良学风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勤奋 一丝不苟 认真负责 做到严肃、严格、严密 培养优良学风 严谨 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 不轻信 不弄虚作假 不贪图虚名 培养优良学风 求实 不拘陈规 敢为人先 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培养优良学风 创新 肩负历史新使命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确立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面临着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 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威烈王23年》,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 主 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灵魂)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主题)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精髓)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础)

文档评论(0)

Lancyali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