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Page 3 页 / 共 NUMPAGES Pages 3 页
纠正不良习气心得体会
篇一: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举例
龙源期刊网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举例
作者:程春泉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03期
摘要: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教育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青少年思想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实践。
关键词:不良行为;矫正;良好环境
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多,留守学生多,从小娇生惯养,在家从不参加劳动。因此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体现在学校打扫卫生的过程中不是敷衍了事就是打扫不干净。自己当班主任时,对学生说道理、指导方法、操行评分、处罚重扫等招数都用过,也有些许成效。开始时,一些脏活总是想老师帮他们做,后来就都是学生互相帮助完成了,原来最怕劳动的几个同学也积极自觉地参加劳动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都明显提高。
现在学生上课吃零食是司空见惯的事,无论老师怎样批评教育,可是有的学生还是偷着吃,更有甚者,上课吃泡泡糖,等老师转身在黑板上板书时,故意吹起一个大泡泡做恶作剧。我的一个同事用过这样一招。一天上课,该老师带了一大杯茶水和几个面包进教室,上课过程中,一会儿吃一口面包,一会儿喝一口茶水,并做出津津有味、若无其事的样子。台下的学生一个个瞪大双眼,叽叽喳喳议论开来,还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老师见已经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立即停止讲课,先进行了自我检查,说明这样做的原因,然后自然延伸到学生上课吃零食的问题上,说出吃零食的种种坏处和不良影响,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样进行现身教育,从此以后这个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消失了。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零用钱多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时常在同学之间进行一些赌博游戏,地点在教室、寝室或校外。影响同学的团结,影响学习,进而会影响学习风气,影响班风、学风、校风。我当班主任时,经常进行批评教育、个别谈话和家访,一段时间后学生在学校是不赌博了。后来我又了解到个别同学在校外仍进行赌博游戏,还说老师也玩麻将和扑克牌,言下之意你老师也赌博,还说学生。为此我在班上开展了捉赌博活动,欢迎学生监督,不论是发现学生还是我本人参与赌博,可以检举,被发现者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须在班上作出深刻检查,是学生应将赌金上缴班费,是我本人则上缴200元作为班费,资助本班贫困同学,得到班上全体同学通过。从此班上学生参与赌博的现象不见了。
矫正学生行为的例子有很多,结合上述几个例子,我认为在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篇二:纠正党员干部的不良习气刻不容缓
纠正党员干部的不良习气刻不容缓
当前社会党员干部队伍乃至党内政治生活严重失位,随处可见比平民百姓素质还低的党员干部:
一、“求神拜佛”的鬼气。在当前封建迷信浪潮的裹胁下,不少党员、干部日渐成了鬼神观念的俘虏。他们不信科学信鬼神,大搞封建迷信,大兴风水造墓、看相算命、求签问卜、测字问卦;有的甚至把巫医神婆请进屋装神弄鬼,不问“苍生”问鬼神。
二、“狂饮豪赌”的俗气。目前确有部分党员、干部淡漠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工作应付了事,终日无所事事。他们不比学识水平比牌艺,不比工作能力比酒量,嗜赌成瘾、喝酒玩命。
三、“奢侈浪费”的阔气。一些党员干部光宗耀祖的狭隘传统意识日益浓厚,有的把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变作掠取私利的资本,变着法子讲排场、比阔气、寻享乐,追逐奢靡之风,不惜挥霍公款
四、“攀黑附白”的横气。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极个别党员、干部甚至党员领导干部视腐朽的所谓“厚黑”理论为升官发财的秘笈和绝学,把“道上无人难行路”、“朝中有人好做官”作为座右铭。一方面与“黑道人物”(即指社会地方民间犯罪势力)称兄道弟,沆瀣一气;另一方面又与所谓的“白道红人”(即指政界某些要员)打成一片,不分彼此。他们上下得势,左右逢源,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五、“弄虚作假”的浮气。如今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干部群众观念十分淡漠,作风漂浮不正,工作华而不实。主要表现是只唯上不唯下、只唯虚不唯实,爱搞形式主义、专做表面文章,汇报是“天花乱坠、天衣无缝”,落实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六、“悲观消沉”的暮气。目前仍有部分党员、干部甚至党员领导干部对形势认识不清,对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应有的事业心和上进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无所作为,“混”的思想比较严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权不尽责、当官不做事,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汗,甚至只当和尚不撞钟。
七、“玩世不恭”的怨气。有的党员干部一年四季总是处在玩世不恭、浮躁不安的状态之中,不是扑下身子干实事,而是一门心思谋“位置”。集中表现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素质能力与职务升迁,在职务待遇和工作安排上斤斤计较,有的摆资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