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课件演示教学.ppt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课件演示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1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小液流法);一、原 理;二、仪 器 药 品;3.用刀片将马铃薯切成7mm×7mm、厚约2mm大小相等的小块,共80块。向试验组的每一试管中各加相等数目的马铃薯小片,塞好塞子,放置3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摇动数次,到时间后,向每一试管中各加次甲基蓝粉末少许,并振荡,使溶液着色均匀。;4.用毛细吸管从试验组的各试管中依次吸取着色的液体少许,然后伸入对照组的相同编号试管的液体的中部,缓慢放出一滴蓝色试验溶液,并观察小液流移动的方向,并记录之。;5.计算 记录小液流不动的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按ψπ=-RTiC计算水势值。 C=等渗浓度(mol/L) R=气体常数(0.008314MPa/L/mol/K) T=绝对温度 i=解离系数(蔗糖=1,CaCl2=2.60);【思考题】 1.测定同一植物上部及下部叶片的水势有何差别。 2.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与用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渗透势都是以外液的浓度算出的溶质势为根据,他们之间的区别何在。 ;实验二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根系活力;一、原理; 生成的TTF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所以TTC被广泛地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所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所以TTC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 ;二、材料、设备仪器及试剂;二、材料、设备仪器及试剂;三、实验步骤;三、实验步骤;三、实验步骤;?四、结果计算;实验三 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 活力的测定;一、原理 ;生成的红色偶氮化合物在540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还原酶活性可由产生的亚硝态氮的量表示。一般以Nμg·g﹣1·h﹣1为单位。;分光光度计; 真空抽气泵(或20ml注射器筒); 天平; 单面刀片; 保温箱(或恒温水浴); 刻度试管(15ml); 移液管(5ml×2,2ml×8,1ml×2)。 ;三、试验试剂;三、试验试剂;30%三氯乙酸溶液:75.0g三氯乙酸水溶后定容250ml。 KNO3(0.1mol/L)、异丙醇(1% V/V)、磷酸缓冲液(0.1mol/L)混合液:称3.03g KNO3溶于300ml 0.1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再加3ml异丙醇混匀。;1.标准曲线制作 : 取7支洁净烘干的15ml刻度试管按表13-1顺序加试剂,即配成0~2.0μg的系列标准亚硝态氮溶液。摇匀后在30℃保温箱或恒温水浴中保温30min,然后在540nm波长下比色。以亚硝态氮(μg)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标准曲线或建立回归方程。 ; 2.酶反应和酶活性测定 (1)取样 将材料(小麦、玉米等作物叶片)洗净,用蒸馏水冲洗,滤纸吸干。在叶片中部打取直径1cm的圆片(或剪成0.5~1.0cm2的小块),混匀后每个样品称0.5~1.0g 3份,放入试管并编号。;(2)反应 向各试管加入KNO3·异丙醇·磷酸缓冲液混合液9ml,其中一管立即加1.0ml三氯乙酸混匀作对照。然后将所有试管置真空干燥器中接真空泵抽气,反复几次直至叶片沉在管底。将各试管置30℃下于黑暗处保温30min,分别向处理管加1.0ml三氯乙酸,摇匀终止酶活性。;(3)比色 将各试管静置2min,吸取上清液2ml加入另一组试管,以对照管做参比,按标准曲线做法进行显色测定,并计算酶活性(Nμg·g﹣1·h﹣1)。 酶活性: ; C—反应液催化产生的亚硝态氮总量(μg) V1—提取酶液时加入的缓冲液体积(ml) V2—酶反应时加入的粗酶液体积(ml) W—样品重量(g) t—反应时间(h) ;实验四 钾离子对植物气孔开度的影响;一、原理;二、实验材料、仪器、试剂;三、实验步骤;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 ;一、原理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三、实验步骤 ;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1)取圆形定性滤纸一张(直径11cm),在其中心戳一圆形小孔(直径约3mm)另取一张滤纸条(5cm×1.5cm),用滴管吸取乙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沿纸条的长度方向涂在纸条的一边,使色素扩散的宽度限制在0.5cm以内,风干后,再重复操作数次,然后沿长度方向卷成纸捻,使浸过叶绿体色素溶液的一侧恰在纸捻的一端。 (2)将纸捻带有色素的一端插入圆形滤纸的小孔中,使与滤纸刚刚平齐(勿突出)。;(3)在培养皿内放一康维皿,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中加入适量的推动剂,把带有纸捻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康维皿上,使纸捻下端浸入推动剂中。迅速盖好培养皿。 (4)当推动剂前沿接近滤纸边缘时,取出滤纸,风干,即可看到分离的各种色素:叶绿素a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