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设计(无答案).docVIP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设计(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主要史实。 2、能力目标:能理解“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 3、情感目标: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道路的探索 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七 律 · 长 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自主学习 一、南昌起义 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时间:1927.8.1 3、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4、概况:成功占领南昌,之后南下,途中受阻,兵分两路,一路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广东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5、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 右倾 错误;确定开展 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 秋收 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意义:这次会议给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 2.“工农武装割据” (1)内涵: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活动 : ①武装斗争——秋收起义(1927年秋),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封建剥削 。 意义: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③根据地建设:毛泽东还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 经济 建设,努力发展生产。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 四 次反“围剿”的胜利,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3.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制定了 宪法大纲 ,定都 瑞金 ;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 主席 ,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三、红军长征 (1934.10—1936.10) 1.原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2.经过:(1)开始:1934.10 (2)转折——遵义会议 1935.1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 军事 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3)胜利: ①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3.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 ;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③开始中国革命新局面。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阅读以下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关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汉1934 年) 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 … 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便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李志民回忆录汉1993 年) 材料三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 红色中华》 第146 期(1934 年) 请回答: ( l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