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九章宋代三教合流的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课件.ppt

第十九章宋代三教合流的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宋代三教合流的 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 由宋至清,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成熟、定型的时期,其标志是宋明理学的出现。理学,又称为道学,是儒学哲学化的新形态,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宋明理学是儒释道合流的产物。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也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内容指向内心世界和个人道德 。 第一节 张载的社会思想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陕西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他少时喜谈兵,在范仲淹的指点下转向学术一途,曾博览群书,阅读了不少佛教与道教的书籍,并研究过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后又反求诸“六经”,并逐渐从佛教与道教的影响下相对地解放出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一、论人性 对人性问题的解释是人们选择制定社会管理方案的重要前提之一。现代行为科学注重人性,是为了进行企业人事管理或社会管理。同样,中国古代思想家注重人性问题研究,其目的也是为了调适社会生活秩序。 (一)关于“气质之性” 1、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性。 2、是人和物都各自具备的属性。 3、可以通过学习社会规范而改变。 (二)关于“天地之性”。 1、是永恒的,不受人的生死的影响 2、是至善的。 3、是“浩然道德之气”、“天理”的体现。 (三)关于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相统一,人人都有双重人性。 二、论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 历代社会思想家论述社会规范者不乏其人,而从朴素的唯物论出发,且又把正常社会生活秩序解释为“天秩”,把社会规范解释为“天理”者,张载或为第一人。 (一)论“天序”、“天秩”与“天礼”、“天理” 1、生物间天然的秩序关系,包括时间序列、空间次序等因素,前者称为“天序”,后者称“天秩”,使生物可以按照出生先后、大小、高低等排列。 2、普遍永恒的社会行为规范(“天礼”)是普遍永恒的道德原则(“天理”)的体现。 3、这些“天理”、“天礼”是与“天序”、“天秩”完全符合的。 三、论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准则 (一)关于处世态度 1、处世要寡欲。 2、君子处世要“无所争” 。 3、君子处世要有“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 。 (二)关于社会交往准则 1、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礼。 2、要做到对人恭敬。 3、与人交游当以相辅成仁为宗旨。 4、与人交游不得戏谑。 四、论社会治理 张载与王安石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所遇到的社会问题自然是相同的。张载也与王安石一样,是主张改革以治理社会的,而且其社会治理思想又都是以《周礼》作为理论依据的。 五、理想社会构想 张载对理想社会的构想,集中地反映在《正蒙·乾称篇》,即被后来理学家誉为“西铭”的那段论述之中。 第二节 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 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后人称为“明道先生”。 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后人称为“伊川先生”。 一、 论天理、性情及欲望 (一)论“天理”的社会意义 1、理是社会规范的最高准则和原理问题。 2、把父子君臣等道德规范和伦常关系视为天下之定理。 3、要保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协调,关键在于使人们循理明道。 二、论社会规范 (一)论“仁” 仁是社会规范的核心,基本上就是公心,或公平之心。 (二)论“义” 仁体现于人们的行为规范就是义,提倡辨明义与仁、礼、信、诚、敬的关系。 三、论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准则 (一)论处世态度 1、以理作为准则。 2、要有涵养,有广泛的,不问善恶的人类之爱。 (二)论社会交往 1、以义为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 2、以诚、敬、恭为社会交往的出发点。 3、与人交往中,不可对人多疑。 第三节 朱熹的社会思想 一、朱熹其人及三教合流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宋史》卷429有传。他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的学派后人称之为“闽学”。  二、论“理一分殊”与社会规范   (一)“理一分殊”论 1、理 是先天、自然的,非人为的道理;是万物自然运行的不可改变的规律;先于事物而产生。 2、在社会中,理是绝对法则,表现为三纲五常。 三、论人的性情   (一)关于天命之性。 1、是至善的 2、天理赋予的人性是普遍的,平等的,无差别的。 3、天性之发就是合“理”之情。   (二)关于气禀之性 气禀不同由先天造成。1、天地之气。2、父母之气。  四、论欲望 (一)朱熹对人欲的界定 1、人欲是人心的病态,是被物欲遮蔽的结果 2、原因:气禀质量不高;对感官欲望不加节制;对礼的态度不正确。 (二)论人欲对社会生活的危害 小而言之以伤

文档评论(0)

55895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