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音韵学简介
《诗经》的用韵与上古音系;一、?? 古今语音的异同
“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剌而不入。”
----明·陈第《毛诗古音考·自序》
(中华书局,1988,P7);二、音韵学的概念和组成(一)古音学(上古音)古音学研究的是上古音。“古音学”的“古”是相对于中古(唐代)而言,研究上古(周秦两汉)的语音系统。以《诗经》、《楚辞》等韵文为主要材料,研究上古韵部系统;以形声字为主要依据研究上古声母系统。;(二)今音学(中古音)
今音学研究的是中古音,“今音”指中古音,“今”指中古时期,即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今音学是以《切韵》一系的韵书和韵图为主要材料,研究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三)等韵学
以宋元及其以后出现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探讨等韵图的编制与演变、音理与音系,这门学课叫等韵学,古人按照一定的音理给韵母划分的类别,称为“等”,古人给韵母分四等,哪一等与哪些声母相拼,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等”又与声联系起来了。实际上,“等韵学”就是分析发音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近似今天的“语音学”。;第二节 反切
一、反切产生前的注音方法
(一)譬况法
譬况法是用打比方,作比较,以及描写说明发音情况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比如《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公羊传》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二)读若法
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为难字注音的方法。
意思是“读的像……音”。术语有:读若、读如、读为、读似、读近。音如、音若、音相近、读曰等。比如:
珣,读若宣。(说文·玉部)
觭,读为奇伟之奇。(郑玄注《周礼·太卜》)
嬗,音如蝉。(《汉书》服虔注)
珛,读若畜牧之畜。(说文·王部) ;(三)直音法
用同音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这种方法比读若、譬况法准确,是一大进步,但缺点是难避生僻字,如:瑊,音鍼。玏,音勒。(颜师古???《汉书》)“瑊”人们不认识,但“鍼”字人们依然不认识。;二、反切注音法
颜之推《颜氏家训》:“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又说“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质言之,即上字只取发声,去其收韵,下字只取收韵,去其发声。”(见《黄侃论学杂著》,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反切原则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被注音的字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定声,下字定韵(含调)。
夲: 土刀 切。tǔ +dāo→t+āo→tāo
被切字 切上字 切下字
醢:呼改切。hū+gǎi→h+ǎi→hǎi
晻:乌感切。φū +gǎn→φ+ǎn→ǎn
眷:居倦切。ju+juàn→j+uàn→juàn
悲, 府眉切 fǔ+méi→ f+éi→ bēi
见,古甸切 gǔ+diàn→ g+iàn→ jiàn
;参考资料:
①《实用汉语音韵学》第235页至266页。沈祥源、杨子仪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②《实用音韵学》第296页至329页 殷焕先,董绍克编,齐鲁书社1990年
③《反切概说》第211页至268页 林序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第三节 上古音(古音学)
一、《诗经》用韵——上古音韵部
(一)《诗经》的韵;《诗经》的用韵代表着先秦语音的韵母体系,由于时代的发展,到汉魏六朝时,人们读《诗》就感觉到很多地方不与当时的用韵一致了,如何看待这种不一致,有人认为是《诗经》的作者临时改变了读音,以求叶音协韵。这就是所谓的“叶韵说”。
; 到南宋·朱熹为《诗》作《集传》就全面采用叶音说,如《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他认为这里的“南”就应叶“尼心反”。今天读音不押韵,只能说明语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而不是古人在那时就改读了这个字的读音。;(二)通过《诗经》押韵考求古音
1、韵例
韵例是押韵的格式。《诗经》的韵例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求:
韵脚的位置;
一章中所用韵数;
韵脚间的距离。
每个方面都各有不同的情况。;A、韵脚在句中的位置;对于《诗经》的韵例,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分析,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比如:
《关睢》(教材P911)
A、句尾韵;
B、一韵到底;
C、偶句押韵且首句入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资料荷载及结构设计复习课程.ppt
-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课件备课讲稿.ppt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电工(1)[宝典]知识课件.ppt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高数课件02(微分学)C教学教材.ppt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高数课件03[突破建筑类考试]教学内容.ppt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结构力学一动力(1)培训课件.ppt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结构力学一动力(2)资料讲解.ppt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结构力学一静力讲述资料讲解.ppt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之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教学文案.ppt
- 一级注册结构师培训资料教程文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