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美国试图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 1.强化和扩大北约和美日军事同盟,以此加强对欧洲和亚洲这两个重要战略地区的控制 2.通过阿富汗战争,美国实现了在中亚的驻军,这有利于美国在中亚的争夺 3.发动伊拉克战争,掌握对中东的控制权 4.谋求绝对的军事优势,维护美国自身和它的全球战略利益 5.提出“先发制人”的新国家安全战略 * 2009年4月1日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正式加入北约,从而使该组织成员国总数升至28个。 * 1999年,贝尔格莱德时间5月7日深夜(北京时间8日上午6时左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图为美军B2隐形轰炸机投掷JDAM、SDB等GPS制导炸弹。 * 使馆被五枚导弹击中后燃起大火,许多人被困楼顶无法脱身 * 5月8日,北约导弹击中我国驻南使馆,广州的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北约暴行 * 北约出兵征讨塔利班 2010年2月13日,在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英军士兵参与针对塔利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约20个北约成员国将参与 对利比亚军事行动 2011年04月01日 新华网 目前,比利时﹑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挪威﹑罗马尼亚﹑西班牙﹑土耳其﹑英国﹑美国等14个北约国家参与行动,其中战机共205架,美国﹑法国和英国占绝大多数,分别为90架﹑33架和17架;舰艇共21艘,土耳其和意大利占多数,分别为6艘和4艘。德国和波兰不愿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和冰岛等北约国家受自身军力限制,参与行动有困难 * *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实现有赖全球力量对比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全球力量对比由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占优势向其他大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缩小、力量对比大体均衡的转变;由发达国家占优势向非西方国家缩小差距,最终达到力量平衡的转变。当前这两个转变正在进行,但最终实现尚需时日。 * 世界政治格局实质上是大国关系格局。大国关系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不可能在大国关系持续动荡的情况下形成。它只能在大国力量对比相对均衡、关系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当前大国力量对比不均衡、关系不稳定,因此世界政治格局处于塑造过程中。但从目前情势来看,未来世界政治格局很可能是多极的,而不是单极的。 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 * 帝国主义阵营分化 战后初期至50年代未,西欧、日本依附美国,以求得美国在经济上提供援助、安全上予以保护和在国内政治上支持,遏制共产主义。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力量对比在50年代未开始出现了明显变化。西欧、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增强,同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政治上独立自主倾向发展,对美国的依赖减弱。第三世界崛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实力形成均势。 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发展的主要表现是:A.西欧联合进程加快,谋求在国际政治上用一个声音说话。B.法国戴高乐政府推行“戴高乐主义”。C.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执行“新东方政策”。D.日本要求修改不平等的日美安全条约和收回被美国占领的领土。1972年日本宣布实行“多边自主外交”。 1951年西欧六国法、西德、意、比、荷、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3月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并在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建立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欧洲共同体。 欧洲六国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60年代未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政治上通过外长协商,谋求用一个声音说话。 1974年设立欧洲理事会。1975年建立欧洲议会。 1973年”石油危机“后,西欧在中东、南美和非洲的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了距离,重视南北对话和合作。 戴高乐主义 1958年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统,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要求在西方联盟内与美国平起平座。这一要求遭到美国的反对。戴高乐通过实现法德和解,推动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强法国的战略依托;同苏联改善关系,扩大法国在东西方关系中的影响;主动推动法中建交;逐渐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等措施同美国较量。 戴高乐主义的实质是民族主义。 戴高乐主义的目的是维持法国的主权,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中)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国家元首及西方国家元首 * 1973年9月12日会见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 * 2013年12月6日,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法国总理艾罗共同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徽标揭幕 60年代末美苏战略核武器的均势形成。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已不可能在东西冷战对抗中实现。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存在已经成为事实。 德国处于东西方冷战的前沿,是东西方冷战的直接受害者。 1969年上台执政的勃兰特政府决定缓和东西方关系,以有利于德意志民族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