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的思考与诉求.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研究 话语权的思考与诉求 ——叙事伦理视阈下的《在美国》 年丽丽 尹金芳 摘 要: 《在美国》这部小说的内容和叙述形式成为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有人赞叹其叙事手 法新颖,亦有人批驳其内容单薄且与史料重合过多,然鲜有人将其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笔者发现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故事中人物的话语权有某种暗合:第三人称叙事客观呈现女主人公玛 琳娜身受男权话语和美国主流话语压制的现实;而书信和日记等则流露出玛琳娜言说的欲望与渴 求;直接引语和剧本台词折射出玛琳娜言说的自由。可以说,此故事文本就像是一个话语的狂欢 场,话语权的压制与反抗进行着激烈的较量。桑塔格对历史故事进行重塑时进行了内容和技巧的 双重安排,以此来消解主流话语的权威,呈现其对少数族裔女性话语权的思考。本文拟从叙事伦 理的视角,通过解读故事中多样的叙事手法所传递的话语意识,来剖析主人公玛琳娜话语权受压 制、颠覆以及重构的过程,以期揭示桑塔格多样的叙事技巧背后隐藏的伦理意识与诉求,进而展 示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芸芸众生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思考。 关键词:叙事伦理;《在美国》;话语权;苏珊• 桑塔格;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DOI :10.12002/j.bisu.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 (2018 )04-0090-13 引言 苏珊• 桑塔格的小说《在美国》自发表以来备受评论界关注。小说的叙事 技巧为桑塔格赢得了掌声,也引来了批驳。《华盛顿邮报• 图书世界》赞扬其 叙事中有一种大气、纯粹的艺术的快乐;《芝加哥论坛报》将其比作一件昂贵 而宽大的叙事大衣。然斯文• 伯克茨则认为小说的叙事手法哗众取宠,而内容 缺乏深度和张力(Birkerts ,2000 :159 )。小说译介至我国后,国内学者也纷 纷对其进行解读,其中的叙事策略依然是评论的焦点,可谓是“评论者往往赞 扬桑塔格对历史细节的精雕细刻,却为其错综复杂的叙述方式深感头痛”(周 晓红,2016 :87 )。潘宏声(2008 :60 )认为桑塔格通过“行云流水、变幻莫 测的写作手法”将深刻的故事内容“如抽丝般地一层层展示在读者面前”。潘 小松(2000 :36 )亦认为“《在美国》里的每个句子、每个场景都写得很灵巧”。 9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                 (总第264期) 笔者细读文本发现,尽管评论界对《在美国》的叙事手法或褒或贬,然而鲜有 人触及其叙事手法背后的伦理诉求与思考。可以说,纵然“玛琳娜的故事在美 国知识界和艺术界可谓尽人皆知”(郝桂莲,2013 :83 ),桑塔格笔下的玛琳 娜却别有一番新意,这不仅得益于故事的内容,更离不开桑塔格讲故事的技巧。 桑塔格以她独特的方式对一个古老的故事进行重塑,定有她对此故事的思考与 衡量,而“‘讲故事的策略’和抽象的伦理思考的结合”(伍茂国,2008 :2 ) 便是叙事伦理的核心所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始,桑塔格在作品中对道德伦 理向度的思考越发明显和突出,她开始关注“小说中道德观念的注入”(王秋 海,2011 ,186 )以及对道德主体呈现方式的伦理思考。这便是叙事伦理学的范 畴——“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 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刘小枫,2007 :4 )。所以,本文拟 从叙事伦理的视角,通过解读故事中多样的叙事手法和策略所传递的话语意识, 来剖析桑塔格在小说中的伦理诉求与思考。 一、话语权受压制的玛琳娜 福斯特(2015 :83 )曾提出,“作者讲述的故事是重要的,但是他们用来 讲述故事的方式也同样重要”。在《在美国》中,桑塔格对历史人物莫德耶斯 卡的故事进行重构时,不仅篇章上采用从0 到9 的排序,而且叙述视角频繁转变, 人物的直接、间接引语迭出。笔者以为,这些叙事技巧既是作者讲故事的方式, 又是故事中人物自我言说的呈现,所以和话语权相关联,正所谓“谁拥有话语权, 即意味着谁就可以制定规则、维护权威、决定真理、书写历史、甚而压制他者” (曹顺庆、郭明浩,2013 :76 )。可以说,话语是人类个体自我表达的媒介, 也是个人权利的展示。作为女性,桑塔格对传统男性中心思想压制下女性的失 语深感愤慨,所以在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