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新 (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 吴功正 阿里山简介 * 欢迎来到台湾阿里山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 1997 年7月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 讲学,交流两岸文化。之后,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 醉。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者, 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 作品 著有专著《小说美学》、《沫若史剧研究》、《中国文学美学》、《六朝美学史》、《唐代美学史》等,发表文学创作作品多篇。 阿里山 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 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 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 学习目标: 1、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3、品味本文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1、读准下列红字的音 风靡( ) 山岚( ) 谛听( ) 雄踞( ) 鱼鳖( ) 静谧 ( ) 一泓( ) 幢顶 ( ) 堪称( ) 红桧 ( ) mǐ lán dì jù biē mì hóng chuáng kān guì 1,放声朗读课文,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 的语句。 2,再读课文,找出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精美 画面,它们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着给它们 取个名字。(景物特征+景物名称) 说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的语句。 路线 台北松山机场 嘉义 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阿里山站 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 曲径幽路 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终于看到了神木 下山的路上 返回 文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阿里山的画面?试着给它们取个名字。(景物特征+景物名称) 移 步 换 景 浓稠云雾 清澈水潭 静谧森林 厚密青苔 神奇神木 无边林海 古式火车 风光美如画 写作手法:移步换景 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幅图进行欣赏品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小组讨论,可从节奏、修辞、情感等方面考虑) 我最喜欢厚密青苔图,“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定语后置突出了青苔的特点,而且使用的都是叠词,读起来更有节奏感。同时用比喻的手法把青苔比作绿地毯,也写出了其厚密的特点,“紧紧的贴在”“依附在”仿佛青苔对此有了亲密依恋之感,体现了对青苔的喜爱之情。 温馨提示: (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 (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 量运用叠词。 (3)拟声美:运用拟声词。 森林火车 ——古典 云雾浓稠 深山水潭 ——清澈 原始森林—静谧 曲径青苔 ——厚密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