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拿来主义》 .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讨论本文论证方法 1、类比论证。作者把中国的“送去主义”和尼采作类比,借尼采自诩为太阳却发疯的结局,讽刺和批判了“送去主义”的愚蠢可笑。“磕头贺喜”“讨”“残羹冷炙”“奖赏”等词形象地揭示了“送去主义”的惨痛后果——亡国灭种、危及子孙。 2、比喻论证 3、对比论证 观点一:先占后选更具优势。 众所周知,事情的发生与事物的出现是有时效性的,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如文中提到的文化“大宅子”,它不是明确的有主之物,文中的“穷青年”偶然得到这所“大宅子”,但不能代表他就是这所宅子名正言顺、货真价实的主人。而能不能成为宅子的主人正取决于他相应而及时的态度和做法。良机稍纵即逝,先占有就不失为明智之举,先让它明确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占据主动权。当然,后面客观理性的态度和明智得体的做法,才能确保他成为大宅子的真正有效的主人。 ① 犀利深刻。 犀利指能够用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现象或本质。例如“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一个“给”字点出了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一句话就把“送来”和“拿来”的区别点明了。犀利的语言多用于揭露敌人罪行,鞭笞丑恶,也用于一般的剖析事理、揭示矛盾。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只有五句话,82 个字,但集中回答了五个问题,论因果、做选择、做判断,都切中肯綮、无可移易。每一句话都是语言精确、犀利的典范。 (3)有必要送出去。促进文化的交流,向全世界宣扬中国文化和思想。中国的商品走向了世界,外国人依赖于中国的产品,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的“made in China”。它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有、强大,也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经济的发展和“仁爱”的思想。当然,我们送出去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拿来”,拿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的发展。 * 1. 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明确“拿来主义”的含意。 2. 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领悟本文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 3. 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4. 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拿来主义 【导】 “迷茫中的灯塔”——拿来主义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思考1:全文九段,《拿来主义》在论点的提出上有何特点? 前面四个自然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五个自然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思考2: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面花大量笔墨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 思考3:本文的论证思路和《反对党八股》有何异同? 本文是先破后立,作者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指出过去我们一直奉行“闭关主义”,现在我们一味奉行“送去主义”,并指出其危害与结果,提示了无论过去海事现在我们都缺乏“拿来”的勇气和精神,从而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破”正是为了“立”。先破后立,对比鲜明。 《反对党八股》是边破边立。 内容小结 【分析鉴赏】 阅读《拿来主义》全文,请分别概括“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的特点、实质和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 参考提示: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特点 ①_________ 只送不拿 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质 惧外、排外 ③_______ _____ 爱国、和平交往 结果 ④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文化堕落 主权丧尽 贻害子孙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成为新文艺 不送不拿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媚外、 卖国 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 鉴赏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 文中如何批判对待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