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季度水利工作计划.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一季度水利工作计划 第 PAGE \* Arabic 1 页 2019年一季度水利工作计划 篇一:2019年一季度水利工作计划2019年水利工作九项重点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要紧紧抓住“十三五”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民生水利发展水平,着力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十三五”水利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提高水利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 二是坚持节水优先、高效利用,加强用水需求侧管理,加快转变用水方式,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是坚持尊重自然、人水和谐,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强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筹解决流域区域、城市农村、东中西部水利突出问题。 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治理制度体系。六是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水法治保障和科技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5年努力,到2020年要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重点防洪保护区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中小河流重要河段防洪标准达到 10~20年一遇,主要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重点区域和城乡抗旱能力明显增强。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年供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9年分别降低23%和2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新增供水能力270亿立方米,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大幅提高。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规划任务。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7亿亩左右。新增农村水电装机600万千瓦。 ——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得到全面加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水利改革管理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依法治水管水全面强化,水权水市场初步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十三五”水利九项重点工作 第一,落实双控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在总量控制方面,加快推进江河水量分配,强化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建立国家水资源督察制度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机制,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在强度控制方面,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健全取水计量、水质监测和供用耗排监控体系,全面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大力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在政策支撑方面,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健全节水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节水财税优惠政策,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建立节奖超罚的长效机制。 第二,统筹当前长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补短板、增后劲,强基础、利长远,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不断增强水利公共产品供给和水安全保障能力。要加快实施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推进东北三江治理、进一步治淮、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骨干工程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等控制性枢纽建设,新开工黄河古贤、陕西东庄等一批骨干控制性工程,进一步提高洪水调控能力。要着力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四川李家岩、贵州黄家湾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水源战略储备体系,增强城乡供水保障和应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用水需求。要推动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立足节水优先、环保治污、提效控需,在中西部地区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