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例2:马顺虎,男,44岁。下颌骨多发性骨折。 病例3:崔明林,男,42岁。下颌骨左侧角部骨折。 病例4:张淑云,女,46岁。下颌骨多发性骨折。 病例5:王政,男,37岁。颧弓骨折。 病例6:肖武,男,23岁。右侧颧骨复杂性骨折。 病例7:刘冲,男,24岁。颌面骨复杂性骨折。 CBCT三维成像在颌面骨损伤的临床应用 交大口腔医院影像科 李天亮 2010.10 一、CT的概念: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eld)及医师(Ambrose)创制CT(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这是医学影学上的一次划时代的进步。其获得影像无创伤、痛苦,图像质量好,诊断价值高。 基本概念:CT值:是以数值表示组织 密度的高低,它是以水为标准,以H为单位。水的CT值为0,骨的CT值为+1000,空气的CT值为﹣1000。 窗宽:荧光屏上图像所包括的CT值范围。 窗位:荧光屏上图像所选择的由负 1000至正1000CT值的位置或中心。 CT图像;有一定数目不同灰度的像素 pixel组成。 一般人眼只能分辨16个灰阶。观察图像时,需要通过窗位、窗宽的调节调整人体组织的2000个等级的CT值(2000个灰阶)。1、传统的CT:64层螺旋CT扫描所得到的是容积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一次扫描出来64幅图像。 多层CT发展到今天并不是多少排探测器就是多少层面,比如6层面CT用的是16排探测器,探测器的排数不是越多越好,理论上探测器的排数越多,成像的时候会有伪影。 CT未来的临床应用,将会采用大面积探测器锥形束CT,使得一次轴向扫描能够覆盖整个器官或多个器官。 2、CBCT:Cone Beam CT获取数据的投照原理和传统扇形扫描CT是完全不同的,而后期计算机重组的算法原理有类似之处。CBCT采用一种二维面状探测器来代替体层CT的线状探测器。从他们的成像结构看,CBCT用三维锥形束 X线扫描代替体层CT的二维扇形束扫描。 CBCT与体层CT(螺旋CT)的最大区别在于体层CT的投影数据是一维的,重建后的图像数据是二维的,重组的三维图像是连续多个二维切片堆积而成的,其图像金属伪影较重。而CBCT的投影数据是二维的,重建后直接得到三维图像。 其原理:X线发生器围绕投照体做环形 DR(数字式投照)。然后将围绕投照体多次(180次-360次)数字投照后“交集”中所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中“重组,reconstruction”后进而获得三维图像。CBCT所具有的另一个优势是很高的各向同性空间分辨力。 传统螺旋CT存在: 1.X线辐射量大,对于口腔需多次投照重复进行检查的病例,不符合医疗照射正当化原则。 2.CT的图像质量及准确性易受螺距(螺旋CT)、层厚等多种因素影响。 3.图像重建操作相对复杂,须由经过专业影像培训的人员实施。 4.经济成本高。 Cone beam (锥形束)CT与传统扇形扫CT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射线量极低:锥形束CT一次投照只相当于传统CT的1/30-40放射量, 仅相当于4 次数字化曲面断层投照放射量。 2.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3.口腔科应用更加方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