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构造分析第四讲盆地热史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裹体从地下的均一单相到实验室常温条件下分异为气液两相以及再加热均一化到均一单相的过程可以用相图表示(图10-22)。 实验室用于均一温度测定的装置为显微冷热台系统,用冷热台对包裹体加热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包裹体相态的变化。气液两相包裹体测温方法比较简单,将制备好的包裹体薄片放入冷热台中,选择好需要测定的包裹体,升温加热,在显微镜下观察相态的转变,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相转变为单相,这时的温度就是均一温度。 3.应用实例 荷兰马拉开波盆地。样品来自埋深近 5 000 m的上白垩统。大多数样品含有方解石和石英脉。切割关系可知石英脉的形成晚于方解石脉。所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两个峰值区。第一个均一温度的集中分布区间为70~80C,其中方解石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绝大多数为70~75C,而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多为75~80C。根据包裹体的描述,所有这些较低温度范围内的数据均来自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在90~105C范围内的数据全部来自次生包裹体。 3.应用实例 塔里木盆地L-1井奥陶系的古地温。所取样品的埋深为 5 000~6000 m,地层压力为 50~60 MPa。所测均一温度为 112~137C,经压力校正后得到的包裹体捕获温度为147~172C(表10-4)。L-1井在地史上曾经历过古生代和中新生代两次增温过程,在这两次增温过程之间的二叠纪末受海西运动的影响曾发生过明显的抬升和降温。表104所列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均高于现今地层温度,据此推测,这些包裹体温度可能代表该套地层在抬升前(古生代)曾达到的温度。 十万山地区及邻区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及分析结果表 十万山盆地及邻区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图 十万山盆地及邻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分析 随着深度的增加均一温度有增高的趋势。 多期均一温度组反映了多期构造演化阶段或多期热液液体活动阶段的存在。具体地说,各地层的均一温度均可分为有代表性意义的组段。白垩纪三组:75-100℃、110-150℃、160-220℃;侏罗纪三组:90-100℃、110-150℃、160-180℃;晚三叠世:80-100℃、110-150℃、160-220℃。T3-K,中间温度段110-150℃所占比例约80-90%。与裂变径迹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的剥蚀量 根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得出经校正后的各地层成岩古地温,粗略估计各地层的剥蚀量:K-J,2000-3000m;T3,3000-4500 m;P-C,4000-6000 m;D-∈,6000-8000 m。与裂变迹径分析的结果差不多。 二、矿物学方法 矿物地质温度计主要包括粘土矿物和佛石类矿物。它们的相变与温度密切相关,并且具有温度的不可逆性,因而可以作为经历过的最高温度的记录用于古地温研究。 1.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将发生相变转化。在盆地古地温研究中应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是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化。 1.粘土矿物 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化系列为:在浅层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随埋深的增加,蒙脱石脱水向伊利石转化,这时以蒙脱石-伊利石混合层矿物占优势;随理深的进一步增加,粘土矿物转化为以伊利石为主(图10-26)。 1.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的转化与其经历的最高温度有密切关系。青柳宏一和风间利荣(1979)对日本新生代盆地的研究发现,蒙脱石转变为蒙脱石一伊利石混合层矿物所需的温度为104C,蒙脱石一伊利石混合层矿物转变为伊利石的温度为137C。 1.粘土矿物 准噶尔盆地艾参1井。在3800 m以上地层中的粘土矿物主要为它生碎屑成因;3800~4300 m为蒙脱石富集带。在4300 m附近,蒙脱石急剧减少,伊利石-蒙脱石无序间层矿物明显增多,这表明4 300m是蒙脱石转变为间层矿物的深度界限,该深度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为116℃左右;4300~5300 m为间层粘土矿物带,此带从4 700m附近出现间层矿物转变为自生伊利石的现象。根据青柳宏一和风间利荣的资料,周中毅认为伊利石出现的古地温为137C。 1.粘土矿物 不同盆地粘土矿物的成岩转变温度有所差异。 但不同学者对新生代盆地的研究结果比较接近。 例如,对于蒙脱石转变成蒙脱石-伊利石混合层矿物和该混合层矿物转变为伊利石的温度,在墨西哥湾沿岸高地温梯度区分别为90℃和130℃,低地温梯度区分别为90℃和145℃;日本新生代盆地分别为104C和137C;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分别为95C和125C,下辽河凹陷分别为90℃和138℃。 上述数据说明用自生粘土矿物推断新生代盆地的古地温还是比较可靠的。但在时代校老的沉积盆地中,由于粘土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