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循环和有机氮矿化.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氮素循环和有机氮矿化 NH4+很容易被植物和微生物同化,合成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 谷氨酸合成酶/谷胺酰胺合成酶作用下,把氨气加入到有机物上(铵离子浓度低,水生细菌参与) 或在α-酮-羧酸分子上直接氨基化形成氨基酸 五、抑制剂的施用效果 选择硝化抑制剂的基本原则 硝化抑制剂的种类 硝化抑制剂的效果 只抑制亚硝酸细菌的生长,而对硝酸细菌和土壤的其他有益微生物无影响; 施用量少,成本低,效果明显; 对人、畜、土壤、水域、植物无害无污染。 美国DOW公司的D-serve; Am(2-氨基-4-氯甲基吡啶)、双氰胺 中国生产的CP(西吡)(2-氯-6(三氯甲基)吡啶) 抑制硝化作用,提高氮肥利用率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CP可降低硝化率10~30%,氮肥利用率提高18.7% 第四节 硝酸盐还原和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广义:凡是将NO3-从氧化态变为还原态(NO2-,N2O,NO,N2,NH4+),不管产物是什么都统称为反硝化作用。 * * * * * * * * 第一节 氮素循环 一、氮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其生物循环 1、存在形式 气态N:N2,N2O 无机态N:NO3-、NO2-(氧化态)、NH4+(还原态) 有机态N:各种含氮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含N碱基、氨基糖聚物等。 2、生物循环 反硝化作用 生物固氮作用 硝酸盐还原作用 亚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 二、氮在地球上的分布与转化 岩石圈中的氮 大气中的氮 水圈中的氮(以海洋为例) 主要存在于地壳、地幔的火层岩中,N含量占地球总N量的97.8%,主要成分是NH4+,因其存在于岩石的晶格中,不能被植物利用。 N2,构成大气体积的78%,占地球总N量的1.9%; 大气中吸附在尘土上的氮化物有NH4+、NO3-以及颗粒状的有机氮化物,含量很小。 岩石圈中的氮 大气中的氮 水圈中的氮(以海洋为例) 水圈中N的平衡: 海洋中N的来源:大气和陆地 每年海洋中新形成的N量:7.8×1010kg 支出 有机含氮物沉到海底 8.6×109kg 反硝化作用 7.0×1010kg N2,NH4+,NO3-,有机氮化物; 以N2为主,占水域中总N量的97%。 生物圈中的氮(以土壤为例) 以有机态N为主(3.0×1014kg), 其次是被粘土颗粒吸附的NH4+(1.6×1013kg) 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含氮量差异较大。 一般含有机质多的粘土、壤土含N量较多;砂性土壤含N量较低。 在土壤中进行年循环转化的N中约95%是在土壤-微生物-植物体系之内进行,N在土壤中平均滞留时间为175年,在腐殖质中N平均滞留1000年左右。 吸入 土壤中N的主要来源是大气(生物固氮形成NH4+进入土壤,139×109kg/年) 降雨沉降大气中含N化合物(121~239×109kg/年) 施肥 反硝化作用(NO3-→N2) 氨的挥发 NO3-的淋溶 支出 土壤中N的得失 生物圈中的氮(以土壤为例) 第二节 有机氮的矿化 一、有机氮矿化及生物固结作用 有机氮矿化:有机态N经微生物分解,形成无机态N(NH4+,NO3-)的过程。 生物固结作用:微生物将有机N矿化后的产物吸入体内,形成细胞的各种含N有机物的过程。 二、土壤中有机N种类和含量 种类 含量 蛋白质N: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非蛋白质N:尿素,尿酸,氨基糖聚合物(如肽聚糖,几丁质) 有机氮中以蛋白质为主,含量为20~50% 三、有机质氮的分解——氨化作用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NH4+(NH3)的过程。 氨化微生物:分解蛋白质能力强的并释放出NH3的微生物。 氨化作用 酸性到中性有水环境中, NH4+形式存在; 碱性环境中NH3释放到空气中 NH2CONH2+H2O 2NH3+CO2 尿素酶 尿素 蛋白质的氨化 参与蛋白质氨化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真菌。 将蛋白质氨化释放NH4+的细菌称为氨化细菌。 种类: 好气——霉状、枯草芽孢杆菌 兼性——荧光假单胞菌,节杆菌,色杆菌,蜡状、肠膜芽孢杆菌 厌气——芽孢梭菌(以腐败芽孢梭菌为主) 参与蛋白质氨化的放线菌:15~17%,以小氮孢菌,诺卡氏菌为主。 参与蛋白质氨化的真菌:青霉、曲霉、毛霉、根霉、木霉、交链孢霉,是酸性土壤中进行氨化作用的优势属种。 蛋白质的氨化 蛋白质氨化的生化途径 好气 厌气 氨基脱羧酶 蛋白质 多肽 肽酶 胨 水解 氨基酸 RCH?NH2(胺) 水解 蛋白质 多肽 肽酶 胨 水解 氨基酸 脱氨基 NH3+ CO2 水解 胨:蛋白部分水解生成的各种衍生物 氨基糖及其多聚体的氨化 氨基糖大量为多聚体,如肽聚糖、胞壁酸、几丁质等。 以几丁质为例 几丁质的结构单体: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β-1,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