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3024-2004 无公害食品 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生物法》.pdf

《SCT 3024-2004 无公害食品 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生物法》.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C/T 3024—2004 SC/T 3024—2004 无公害食品 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生物法 发布时间:2004 年 1 月 7 日 实施时间:2004 年 3 月 1 日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测定方法 — 生物法。 本标准适用于软体动物贝类可食部分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SP) 的 测定。 2、原理 用丙酮提取贝类中毒素,再转移至乙醚中,经减压浓缩蒸干后, 再以 1%吐温-60 生理盐水溶解残留物,注射小鼠,观察存活情况, 计算其毒力。 3、试剂和材料 3.1 丙酮(分析纯) 。 3.2 乙醚(分析纯) 。 3.3 1 %吐温-60 生理盐水:称取 1.0 g 吐温-60,溶于生理盐水(0.8 % NaCl) 中,并定容至 100.0mL。 4、仪器和设备 4.1 旋转蒸发器。 / SC/T 3024—2004 4.2 均质器。 4.3 磨口烧瓶:圆底,500mL、100mL。 4.4 布氏漏斗:Ф100mm。 4.5 分液漏斗:具塞,500mL 。 4.6 天平:感量 0.1g 。 4.7 刻度试管:10mL,具塞。 4.8 冰箱:0℃~5℃和-15℃~-20 ℃。 4.9 注射器:1mL 。 4.10 注射器针头:8 #。 4.11 小鼠:体重为 16g~20g 的健康ICR 系雄性小鼠。 5、检样的制备 5.1 生鲜带壳的贝类 a) 用清水彻底洗净贝类外壳,开壳,用清水淋洗内部去除泥沙 及其他外来杂质,仔细取出贝肉, 切勿割破肉体; b) 收集贝肉,沥水 5min ,捡出碎壳等杂物,迅速冷冻,贮藏备 用; c) 注意不要破坏闭壳肌以外的组织,尤其是中肠腺(又称消化盲 囊,组织呈暗绿色或褐绿色) 。开壳前不能加热或用麻醉剂。 5.2 冷冻贝类 在室温下,使冷冻的样品(带壳或去壳的)呈半冷冻状态,按 5.1 方法清洗、开壳、淋洗、 / SC/T 3024—2004 取肉。 5.3 取样 a) 可以切取中肠腺的贝类(扇贝、贻贝、牡蛎等) ,称取 200g 贝 肉后,仔细切取全部中肠腺,将中肠腺称重后细切混合作为检样,注 意不要使中肠内容物污染案板; b) 对于尚未确定部位毒性的贝类及不易切取中肠腺的小型贝 肉,可将全部贝肉细切、混合,作为检样; c) 为避免毒素的危害,应戴手套进行检验操作,移液管等用过 的器材应在 5 %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 1 h 以上,以使毒素分解;废 弃的提取液等也应用 5 %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6、提取 6.1 取 5.3a)处理的中肠腺,或 5.3b)处理的 200g 贝肉置于均质杯内, 均质 2min 。 6.2 加 3 倍量丙酮,与样品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并收 集提取液。对残渣以检样两倍量丙酮再次抽滤两次,合并抽滤液。 6.3 将抽提液移人 500mL 的磨口烧瓶中,减压浓缩(旋转蒸发器,56 ℃)去除丙酮,直至在液体表面分离出油状物。 6.4 将浓缩液移入分液漏斗内,以 100mL~200mL 乙醚和少量的水 洗下粘壁部分,轻轻振荡(不能生成乳浊液) ,静置分层后,去除水层 (下层) ,用相当乙醚半量的蒸馏水洗乙醚层两次,再将乙醚层移人 250mL 的磨口烧瓶中,减压浓缩(旋转蒸发器,35℃)去除乙醚。 6.5 以少量乙醚将浓缩物移人 100mL 磨口烧瓶中,再次减压浓缩去 /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