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当代书法创作方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品3 第四、当代书法创作的历程 中国的书法在过去的书法展览当中,就是七十年代以前,中国书法大致上是小股为主,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人们在写字的时候,并不是说字体越大越好,关键在字。即七十年代以前人们对书法作品的认识,还是在老话叫“包子好吃不在褶上”,还看字好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河南人首先搞了“黄河碑林”,搞了一个国际临书大展,突然之间搞了丈二作品,都是大体字,从此掀开了一个书法写大字的新阶段,这个大字作品演变到最好的时候呢,一个字大概是两米,一件作品四个字。比较厉害的这种形式后来就推广开来,就在淄博的全国第二届楹联展的展厅都是顶天立地,全是一丈多的作品普遍大,尤其是评委的作品也普遍大。中青展的作品历来都大,甚至评委也受作者的影响,评委鼓励作者写大字,作者的作品多了以后,评委也想写大字。最后最大的是河南的周俊杰,写的大字两丈多,拿出来以后小俱乐部的地上给铺满了。他一个人就能顶七个、八个人的字,后来大伙都劝他说评委有名气,也用不着拿那么大的作品,地方都给你了。然后又拿了一个小的,结果也是丈二的纸。我觉得情绪好,也没必要写那么大的字,写十个字能见好的时候没必要去写一百个,书法本身不在字多少,不在字大小。当时就只有一种心理,我的这一种场面,这一面墙全是我的。所以书法展就有一种不正的倾向,比大,比大就是想突出,突出个人的作品。但还不明说,却说是“展厅效应”。 当代书法作品(四) *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第五、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 我说这些什么意思呢?就是由原来的手卷尺牍转到更广阔的领域,写扇面,写楹联,写各种各样的形式。有很多展览规定,尺牍不能横着写,须立着写。于是人们就把许多竖的纸分成好多横行,这些就是一种办法,使小字能堂而皇之地变成大幅,跻身于这个展厅。现在看起来这些基本上还算是成功。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偏向,写小字的很多人越来越多地注重学古人的信,专门学古人书信当中那种潦草的写法,这种倾向很不好。潦草的东西在古人的书信当中所占比例极小,古人的书信往往都是非常认真的,不像我们想象的朋友之间写信都很潦草。苏东坡给人写信,结果某个字没写好,刚送走,又打发人把它追回来重写,非常严谨。昨天讲的南朝人晋人写信更严谨,它有法律依据,写坏一点都不行,字可以写得风流潇洒,可是不许写错,也是严谨的。咱们今天本来一个字应拐两个弯,他就给你拐一个弯,有时一个弯都没有就下来了,这个字就等于是另外一个字。比方说“酒”字,“酉”中间需要有个弯。有的没有,这么一下子就过来了,跟“江水”的“江”是一个字。我认为有人写的字大量的往下省,二笔、三笔都给省掉了,好像写得非常随意,实际上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我提出:为什么要把字写坏?笔画难道拐一个弯就不是好字了吗?这是现代人对书法的不负责任,这种破坏性就伴随着对古人的潦草的错误理解造成的,他以为这样就生动,其实是一种错误,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还有一部作品,一部分人,他喜欢尺牍书法,可大家知道尺牍书法最大的也就是只有一、两厘米,古人写信没有每写一寸大的。一、两厘米大的字要放大成拳头大小,放在展厅,怎么写呢?他也要这么写,就是把字放大,还要潦草,还要保持那种风格,于是就有很多变化。特别是我要介绍一种侧锋用的方法。由于这种尺牍的放大,还要保持古人小字的那种风貌,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侧锋。古人写尺牍的那种小字侧锋,不能用中锋,本来写信就是很随便的事情,可以直接用小笔写出来。当我们现在学习古人的时候就放大,无限地放大由原来的一厘米放大到十公分,甚至二十公分,这个时候笔得使劲按倒,按倒以后接下来写第二笔的时候墨就少了,笔也瘦了,于是第二笔就开始细。这种情况在全国挺普及,就是尺牍放大,形成一种特殊的笔法,而这种东西实际上古人没有,要说创新也行。在这里有的人写得很好,可有的人病也由此做成,用它来写对联,毛毛糙糙的,一笔肥的,一笔瘦的,看上去变成一种城市化的恶习,也不好。 当代书法作品(五) 第六、当代书法创作的问题 我们现在如何来讨论当代书法,我是这样想的,最初的十年可以作为一个阶段,是浮躁、探索的十年,留下的东西不多,这时期曾经非常有名气的人,淘汰的数也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有一批很红火的人,现在大家早就把他忘了,淘汰掉了。在十多年前,书法界就讨论一个高原现象,就是这些名家写到一定时候不会写了。这种反差大家谁也不愿看到,这说明人们在摹仿的时候,还是能够理解古人书法当中的一些情趣,能够在技法上掌握;当变法的时候,你反而不了解自己。当代书坛,究竟需要什么?其实很多写字的人并不很清楚。那么我们看到什么现象呢?凡是到中央美院去进修的,写出的都是像王镛的样子;到浙江美院进修的,都是学院派的味道。这个简单可以说被名家和学校这种垄断式的、局部的这种现象,这种流派现象非常严重,这里面不存在个性问题,它造成一种错觉,王镛是当代的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5895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