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联合接地的组成 ( 接地线网络有树干形接地地线网,多点接地地线网, 一点接地地线网。) 1.接地体地网 联合接地的组成 在联合接地系统中,垂直接地总汇集线贯穿于电信大楼 各层的接地用主干线,也可在建筑物底层安装环形汇集 线,然后垂直引到各机房水平接地分汇集线上,这种垂直接 地总汇集线称为接地母线。 2.接地母线 联合接地的组成 要求建筑物混凝土内采用钢框架与钢筋互连,并连接联 合地线焊接成法拉弟“鼠笼罩”状的封闭体,才能使封闭导体 的表面电位变化形成等位面(其内部场强为零),这样,各 层接地点电位同时进行升高或降低的变化,使之不产生层间 电位差,也避免了内部电磁场强度的变化。 3.对通信大楼建筑与双层地面的要求 9.2.3 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电源设备对浪涌高脉冲 承受能力和耐噪声能力不断下降,使电力线路或电源设备受 雷电过电压冲击的事故常有发生,目前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 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所以开展防雷技术研讨十分重要。 雷电分类及危害 常见防雷元件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保护措施 雷电分类及危害 当不同电荷的积云靠近时,或带电积云对大地的静电感 应而产生异性电荷时,宇宙间将发生巨大的电脉冲放电,这 种现象称为雷电。 雷电分类及危害 例如较常见的8/20μs模拟雷电流波形(在很多避雷 元件上均标有8/20μs或10/350μs等),指该雷电流波形 为T1=8μs±20%,T2=20μs±20%的典型雷电流。 1.雷电流 雷击分为两种形式:即感应雷与直击雷。 感应雷是指附近发生雷击时设备或线路产生静电感应或 电磁感应所产生的雷击; 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或线路,造成强大的雷 电流通过击中的物体泄放入地。 1.雷电流 雷电分类及危害 ① 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或高压直击雷浪涌电流若使 天线带电,从而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使附近线路和导电设 备出现闪电的特征。 ② 地面雷浪涌电流使地电位上升。 ③ 静电场增加接近带电云团处周围静电场强度可升至 50kV/m,置于这种环境的空中线路电势会骤增,而空气 中的放电火花也会产生高速电磁脉冲,造成对电子设备的 干扰。 2.雷击流的危害 雷电分类及危害 ① 直击雷对通信大楼的环境影响。 ② 雷击对电力电缆的影响。 3.雷电流干扰 雷电分类及危害 常见防雷元件 抗: 泄: 使用避雷装置,把雷电引向自身泄入大地,以削弱其破坏能力。 要求各种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绝缘水平,以提高其抵抗雷电破坏的能力 避雷装置 接闪器 避雷器 消雷器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 阀式、管式、角式、MOA 接闪器是专门用来接收直击雷的金属物体。 消雷器是一种新型的主动抗雷设备。 避雷器通常是指防护由于雷电过电压沿线路入侵损害被保 护设备的防雷元件。 1-离子化发射装置 2-连接物 3-地电收集装置 4-被保护物 图9-10 消雷器结构示意图 图9-11 避雷器的连接 常见防雷元件 常见的避雷器有阀式避雷器、排气式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等。 1.阀式避雷器 2.排气式避雷器 3.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 常见防雷元件 阀式避雷器由火花间隙和阀片组成,装在密封的磁套管内。 1.阀式避雷器 常见防雷元件 排气式避雷器通称管型避雷器,由产气管、内部间隙和 间隙等三部分组成。 2.排气式避雷器 常见防雷元件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又称为压敏电阻避雷器。这是一种没有 火花间隙,只有压敏电阻片的新型避雷器。 3.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 常见防雷元件 第一级防雷区:指直击雷区,本区内各导电物体一旦遭 到雷击,雷浪涌电流将经过此物体流向大地,在环境中形成 很强的电磁场。 第二级防雷区:指间接感应雷区,此区的物体可以能流 经感应雷浪涌电流。这个电流小于直击雷流涌电流,但在环 境中仍然存在强电磁场。 第三级防雷区:本区导电物体可能流经的雷感应电流比 第二级防雷区小,环境中磁场已很弱。 第四级防雷区:当需进一步减小雷电流和电磁场时,应引 入后续防雷区。 1.防雷区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保护措施 由于各个防雷区对保护设备的损坏程度不一,因此对各 区所安装的防雷器的数量和分断能力要求也不同。各局(站) 防雷保护装置必须合理选择,且彼此间应很好配合。配合原 则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