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校企合作路径与模式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范文 2017(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峰会 闭门圆桌会议1:探索推进新型校企合作路径与模式的思考 【时间】2017.8.12 上午 9:00-11:50 【地点】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一楼会议室1 【主持人】陈玉欢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各位早上好!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可以跟大家一起共同探索、共同思考是“推进新型校企合作路径与模式”,受组委会的委托,这次的圆桌会议由我主持,我是来自广州邮电技术学院的院长陈玉欢,我代表组委会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出席会议的专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占山; 教育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李家华所长;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陈琳主任;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周建松党委书记; 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程锡军校长;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冯庆山院长;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管平; 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何向荣; 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院长王震洲;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兼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余明辉;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常务副校长张兵营; 天津职业大学副校长李树岭;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庆山; 国泰安教育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应用中心的彭威(音)博士。 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和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 我们为什么定这个主题,我们有什么样的背景?可以说我们大家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有很好的共识,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充实发展学科内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升科研的合资,是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校企合作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客观需要,校企合作也是职教改革的必由之路。科医师传统的校企合作我们在模式上存在人才岗位不匹配,应聘人员很难适应岗位的环境,可以说现在很多的合作是比较简单的合作,没有在校企合作方面,深层次的合作还是比较缺乏的,如何探索校企合作,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方面我们公推探索、碰准新思想、分享新观点。 借2017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举办之际,组委会邀请了政府的部门、协会、机构、职业院校和企业代表在这里相聚,我们就新型的校企合作路径和模式相关的议题里展开探索、思考、研究。 组委会前期给大家一些思考的题目,主要是在职业院校新型合作发展的现状,存在哪些难题、难点,职业院校怎么整合内外部的资源,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怎么样和校企共同的协同、育人来去进行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等更多的合作,包括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我们的管理人才,市场人才等,今天有请各位专家在这里一起共同探索、研究、碰撞新思想、新思维、新观点。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更多有请各位专家。 刘占山: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峰会,今天的主题选得很好,实际上我们国家关于校企合作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职业教育最早一直是在校企合作,从中专、技工教育开始本来就是这样的做法,中专是我们行业办学,该实习就实习,到企业实习都没问题,技工学校更没问题,本来就是企业办学、一体化的。1999年以后,因为国务院当时机构改革,提出所有国企、行业部门都要剥离事业单位,这一剥离把所有的教育都剥离了,我提过意见,中小学可以剥离,这个意见还是我写的,当时我在司里,建议职业教育不要剥离,为什么呢?职业教育这种类型的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模式是符合职业教育的教育规律,搞职业教育必须走这样一条路子。 新世纪以来我们大力提倡校企合作模式,我上次总结过,要论模式的话,现在大概有十来种,从开始的定单培养,到校企非常简单的提供实习的合作模式,一直到后来我们真正引企入校,把企业办实训中心等,后来校企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包括学徒制等模式有很多。 不管哪模式都是和学校、学校当地的产业有关联,这么多年实行校企合作,当前遇到最大的问题,大家一直讲,有很多合作非常好、非常紧密,开发课程、教育环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老师到企业兼职、挂职,是有很好的,多数校企合作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所谓冷的问题就是企业不太积极,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企业毕竟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始终把企业的效益放在首位,什么事情都是依据这个考虑,这一点和德国不一样。 到目前为止教育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