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我国中医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深圳市中医院 陈丽华 胃病是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而慢性胃炎是胃病的重点。 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 出血性胃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范畴 而慢性胃炎在中医中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分属于“胃痛”、“胃痞”、“呕吐”、“吐酸”、“嘈杂”等范畴 慢性胃炎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 年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上海)。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1)内镜诊断 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 是指内镜下肉眼或特 殊成像方法所见的戮膜炎性变化, 需与病理检查结 果结合作出最终判断。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有内镜诊断和病理诊 断, 而内镜下判断的萎缩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低 [9,10] , 确诊应以病理诊断为依据。 内镜下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即 旧称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基本 类型。 如同时存在平坦或隆起糜烂、 出血、黏膜皱裳 粗大或胆汁反流等征象, 则可依次诊断为慢性非萎缩 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胆汁反流等。 根除 H. pylori 可使慢性胃炎胃 黏膜组织学发生改变, 包括消除活动性, 减轻慢 性炎性反应的程度 [40-42]。 Meta 分析表明, 根除 H. pylori 可使部分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得到逆转, 但肠 化似乎难以逆转 [43,44]。 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组织学。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的处理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同。 无症状、 H. pylori 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需特殊治疗 ; 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特别是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某些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维生素, 如维 生素 C 以及微量元素硒 可能降低胃癌 发生的危险度。 对于部分体内低叶酸水平者, 适量补充叶酸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状态而减少胃癌的发生。 1. 慢性胃炎常见病变主要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 不 再用“浅表性” 。 因为“浅表”对应于“深层” , 是深浅的 划分用语, 不能反映胃黏膜腺体的数量。 2. 慢性胃炎按照病变的部位分为胃窦为主胃炎、 胃体 为主胃炎和全胃炎。 3. 慢性胃炎有少部分是特殊类型胃炎, 如化学性胃炎、 淋巴细胞性胃炎、 肉芽肿性胃炎、 嗜酸细胞性胃炎、 胶原 性胃炎、 放射性胃炎、 感染性( 细菌、 病毒、 真菌和寄生虫) 胃炎和 Ménétrier 病等。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 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 糜烂性胃炎有 2 种类型, 即平坦型和隆起型, 前者表现为胃黏膜有单个或多个糜烂灶, 其大小从针尖样到最大径数厘米不等 ; 后者可见单个或多个痊状、 膨大皱裳状或丘疹样隆起, 最大径5 ~ 10 mm, 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 中央有糜烂。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 皱裳变平甚至消失, 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 中医诊断 主证: 1.胃痛: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 2.胃痞:胃脘部痞闷不舒,按之柔软为特点 3.吐酸:酸水随胃气上逆而吐出为特点 4.嘈杂: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 似痛非痛 兼次证: 胃纳呆,脘腹胀,嗳气腐酸,大便溏烂,恶心等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饥饱失常,恣食生冷,咖啡、酒、茶无度,损伤脾胃,使脾之健运,胃之受纳腐熟水谷受损,食滞内停,水湿、痰浊、食积等阻于中焦,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而发病。 病因病机 2.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恼怒伤肝,情志不遂,肝气郁滞,肝失疏泄,脾气不足,肝木旺,而乘脾土,肝气横逆犯胃,使脾胃之升清降浊失司,中焦气机不运而发病。 病因病机 3.外邪犯胃 外感邪气,如风、寒、暑、湿、热等,其中以寒邪最为多见,外邪入侵,内客于胃,使胃失和降之功,中焦胃脘气机阻滞而发病。 病因病机 4.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养而致脾胃虚弱,脾胃之受纳运化水谷精微失职,气机失畅或脾胃虚弱,胃失温(濡)养而发病。 病因病机 5.药物损害 过服寒凉、温燥、大辛大热之药物,过耗胃气,损伤胃阴,使脾失健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