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政治思想》-公开课件.pptVIP

《第二讲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政治思想》-公开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让他耽溺,贫贱不能让他变节,威武不能让他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3)荀子的政治思想 1、生平(约前325~前238) ????中国战国末期哲学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省南部)人。据说他15岁就到齐国稷下“游学”,后成为稷下有威信的领袖。曾于公元前264年左右应聘入秦?,从儒家立场出发?,提出用“节威反文”的和缓方式实现统一的建议,没有被秦国统治者采用。 (3)荀子的政治思想 后游学赵国、楚国,受春申君委任作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令。 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 (3)荀子的政治思想 (3)荀子的政治思想 荀子的生平事业:战国末赵国人,在齐国稷下(临淄)游学,齐湣王灭宋后,离开齐国南游楚国,齐襄王时回到稷下学宫讲学,三为祭酒,“最为老师”,后受聘入秦,但未受重用,晚年受楚国春申君知遇,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居家著述,后死于楚国。据说战国末期著名法家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简介:共32篇,有几篇是其后学的作品。内容广泛,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A人性恶与名分使群——荀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 新的等级观念:“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已经完全背弃旧的封建制的贵族等级观念,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由此才能有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含有现代的平等、个人奋斗和阶级流动思想。 B隆礼重法——人性的改造 。 礼治的具体内容:①法后王。指夏商周时代的王,与孟子的法先王没有区别。②尚贤任能。③富国富民。 C尊君爱民。 荀子认为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有两个,一个是肉体生命的延续;另一个就是精神对肉体的超越,即做人。在这两个问题上,君主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还承担“善生养人者也,善班(辨)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即指人类生存和化性起伪这两项使命。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因此君主不可以为所欲为,如果君子不能尽天职,自己行为暴乱,则是自取灭亡,“臣或弑其君,下或杀其上,粥(dou)其城,倍其节,而不死其事者,无他故焉,人主自取之。”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 3、评析 荀子是战国结束、秦统一天下前最杰出的思想家。 A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荀子认为世界运行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不相信鬼神灾异,认为这是客观的自然现象,“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尝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B他发挥孔子的礼的思想形成了礼治的政治思想; C为法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D思想深刻,开始将德法初步融合。 他适应了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的要求,总结了百家争鸣繁荣起来的诸子各家的学术成就,弃诸子之蔽,取各家之长,并充实以时代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主义统治中起了重大影响。 思考题: 概念解释:化性起伪 明分使群 孔子 孟子 荀子 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 孔子仁的内涵 孔子礼的主要内容及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荀子政治思想评析 ? 参考书目: 1、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年版; 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5、[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7、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8、杨国荣:《孟子传----走向内圣之境》,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9、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2、以礼和仁为核心德治思想。 从政治思想的角度看,礼是目标,仁是根本途径,自然也是更根本目标。从孔子整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