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草与泥花草地药学鉴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草与泥花草的药学鉴别 本文作者: 医学论文360医学网 网址:/ 摘要:母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美欧两洲有少数种分布,我国有约26种,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海南等省。母草属多种植物均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抗菌消炎等作用,广东省民间常用于煲凉茶或煲汤。目前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极少,故本文选择该属植物中的母草和泥花草 进行生药学研究,以期为该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   关键词:母草属;母草;泥花草;生药学;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植物样品采于广州大学城,经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姬生国副教授鉴定为玄参科母草属植物母草、泥花草的全草。   1.2 仪器 生物显微镜、数码摄像、电热鼓风恒温干燥器、WD9403C型紫外分析、HK3300H超声波清洗器。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性状鉴别   2.1 母草   常皱缩成团,无毛或嫩枝被毛。茎四棱形,扭曲,多分枝,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有时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阔卵形或三角卵形,长8~15 mm,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疏有浅齿。有时带花,花淡紫色、浅蓝色,二唇形,上唇直立,常浅2裂,下唇略较长。蒴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气微,味淡。   2.2 泥花草   多皱缩,全株无毛。茎圆柱状,有纵纹,下部茎节间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叶片展平后呈长圆形、狭椭圆形或线状倒针形,长0.8~4.5 cm,宽0.6~1.2 mm,顶端圆或有时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成柄,边缘具细锯齿或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花紫色、淡紫蓝色或白色,略呈2唇形,上唇2浅裂, 下唇3裂, 与上唇近等长。 蒴果柱形, 长约2 mm,顶端渐尖。气微,味淡。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26卷 第1期 林微微,等。母草及泥花草的生药学研究   3 显微鉴别   3.1 母草茎横切面   切面呈四方形。表皮细胞类方形,排列紧密,外被角质层。皮层较宽,中间有通气组织围成大型气腔多数,四角有明显棱脊,内各有1个纤维束,细胞壁较厚。维管束四角处发达,韧皮部较窄,形成层环类方形,木质部于四角处较发达,由导管、木薄壁细胞、纤维构成,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   3.2 母草叶横切面   叶上下表皮呈长方形,排列紧密,外被角质层,有气孔。栅栏组织通常为1列细胞。海绵组织为4~5列细胞。主脉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组织及薄壁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形,半月形,木质部导管2~7个排列成行,韧皮部细胞较小。见图3。   3.3 母草粉末   粉未黄棕色。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等式;腺鳞多数,腺头4个细胞,内含黄棕色分泌物,柄单细胞;花粉粒类球形,外壁有细密短刺,具3个萌发孔;纤维平直,长梭形,壁较薄,常数个聚集在一起。厚角细胞多角形,多见螺纹导管;偶见石细胞,长方形或椭圆形。少见草酸钙方晶。见图4。   3.4 泥花草茎横切面   切面呈类圆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可见非腺毛及气孔。皮层较宽,其间散在有多个纤维束,细胞排列紧密,壁较厚。维管束通常有6个,与皮层纤维束相对应,韧皮部较窄,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纤维构成,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见图5、图6。   3.5 泥花草叶横切面   叶上下表皮呈长方形,排列紧密,外被角质层,有气孔,偶见非腺毛。栅栏组织通常为1列细胞。海绵组织为5~6列细胞。主脉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组织及薄壁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形,半月形,木质部导管2~6个排列成行,韧皮部细胞较小。见图7。   3.6 泥花草粉末   粉末黄绿色。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等式;非腺毛多为单细胞,顶端尖,基部钝圆,平直或弯曲;纤维细长;多见螺蚊导管。显微鉴定中在母草茎的横切面中皮层有明显的通气组织,并形成大型气腔,而泥花草的皮层中则没有通气组织,这可能与母草多生长在离水较近的地方,而泥花草多为旱生有一定关系。母草在4个棱脊处均有纤维束存在,而泥花草则有6个纤维束存在,提示可作为其鉴别依据。理化鉴别试验方法是参照《中国药典》[3]和《全国中草药汇编》[1]的方法进行,初步判断两种植物中均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氨基酸试验为阴性,与文献[4]中的记载有出入,尚需进一步验证。针对黄酮类、蒽醌类及生物碱类成分的鉴别试验,结果显示均为阴性,联系方式:4006587789。

文档评论(0)

勤劳的小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