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泉农业项目汇报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 发展核桃产业 打造农业强镇 —— 辛安泉镇推进农业产业化汇报材料 辛安泉镇位于潞城市东北部丘陵山区,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15100人,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3.3万亩,其中水浇地1万亩,属传统农业乡镇。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三干会议精神,我镇紧紧围绕市委“西部抓养殖,中部抓蔬菜,东部抓核桃干果经济林”战略思路,扎实推进“一乡一业”调产工程,举全镇之力建设万亩优质核桃经济林种植基地。 一、找准思路抓调产,依托优势发展核桃新产业 我镇种植核桃历史久远,全镇核桃保有量2000亩。存在着“四低一小”问题,即核桃单产低、良种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低、总体规模小,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我镇核桃产业化发展。 (一)政策优势 去年省林业工作会议提出下大力气实施以干果经济林为重点的富民工程,把经济林产业发展列入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重点扶持项目。特别是7月29日,省委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就农业产业化指出,没有规模化,就没有标准化,就没有高效益,并四次提到发展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当前我市在“六村联创”中,大力实施“一乡一业”调产工程,每年给乡镇下拨 100万支农建设资金和50万园林村建设资金。在“四轮驱动”政策的指引下,积极争取农村信用社推出的支农专项贷款项目。在充分争取和利用上级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我镇制定出台了鼓励发展优质核桃产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林建设。 (二)基础优势 核桃树是我镇传统经济林树种之一。1958年曾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现保存面积2000余亩,在长期栽植过程中,农户不仅得到了实惠,而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种植栽培和田间管理经验。核桃产业在我镇发展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潜力大。 (三)地域优势 我镇三面群山环抱,河谷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600—900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180天。大部分耕地为中壤和轻壤,通透性和保水性较好,具有种植核桃树的独特优势,是发展核桃产业的天然宝地。 (四)效益优势 优质矮化核桃树,每亩33棵,盛果期每棵树最少产10斤,按去年最低价格每斤10元计算,每年每亩可收入3000多元。 (五)品种优势 我们引进的都是优质矮化核桃,一年种植,三年培育,四年挂果,五至七年进入盛果期,改变了以前“桃三李四杏五年,想吃核桃十五年”的传统种植模式,缩短了收益预期。特别是核桃营养高、易保存,价格高,市场前景广阔。 立足长远抓当前,全力建设万亩核桃林基地 我镇是上党地区水源保护地,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产业的出路在农林。在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用三至五年时间建设万亩优质核桃经济林基地的新思路,这一思路被纳入我市发展10万亩核桃经济林的总体规划。2009年下半年以来,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发展了8000亩优质矮化核桃林。2010年6月,嫁接了1000亩实生核桃林。加上原有的2000亩,目前已有11000亩核桃林。按照省委“十二五”末实现翻番的要求,我镇坚持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实现“五年任务四年完,剩下一年抓巩固”奋斗目标。 具体规划是: 2011年投资300万元,发展4000亩; 2012年投资400万元,发展5000亩; 2013年投资400万元,发展5000亩; 2014年投资400万元,发展5000亩。 举全镇之力利用四年时间(20011年—2014年),投资1500余万元,在荒山、荒沟、荒滩等宜林地规划发展优质矮化核桃树1.9万亩,累计发展核桃林3万亩,使优质核桃基地占全镇耕地总数的40%以上,真正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产值达到75000万元,实现人均2亩核桃林,人均增收5000元的奋斗目标。 (一)做好栽植规划。在市林业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规划时做到“五个优先”,即优先扶持种植大户,优先扶持种植积极性较高的农户,优先扶持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区,优先发展立体条件较好的区域,优先发展公路交通沿线区域,保证重点,树立标杆,典型带动,示范引导,稳扎稳打,有序向水源地保护区内、四荒地、交通不便、立体条件较差和种植难度较大的区域推广。 (二)加大扶持力度。把市财政下拨的100万调产资金重点支持发展核桃产业。近年来,先后分三批从汾阳、河北赞皇调进苗木22万株,21个村采取“五种模式”栽植8000亩,成活率95%以上,初步形成“三十华里三条线,六大基地连成片”的规模。仅南马一个村栽植2700亩;续村栽植1200亩,加上原有实生核桃树,达到人均2亩;石梁和潞河村集体统一集中连片栽植近千亩;五里坡和曹庄村按照市乡规划完成了既定的种植任务。 (三)加强技术指导。在栽植过程中我们严把“五关”:苗木关。从选购到起运,从装车到卸车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