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车 古代水车是轮转提水机械的统称,按动力分有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因为动力装置不同而有不同形制。后汉及三国时都有水车发明的记载,唐代水车开始推广应用。大和二年(828)文宗“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郑白渠百姓以溉田”。用人力或畜力的水车称龙骨水车,利用水流冲动来提水的水车称“筒车”。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提水机械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水力水车 筒车 水转翻车 高转筒车 水转高车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提水机械 图4-86 高转筒车 (引自(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水车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风力水车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提水机械 水车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西汉人桓谭(前33—39)最早以文字记载了水力的应用:“杵舂又复设机关,用驴嬴,牛、马及役水而舂”。这里列举了两种令杵舂运动的动力:畜力和水力。 要使水力转换成机械能,必须通过机械装置来转换,这个装置最简单的应是圆形轮子,这就是“水轮”。 水轮诞生与汉晋时水力机械推广应用 水轮与水碓 早在东汉时,亦已有水碓用于军垦供粮的记载。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尚书仆射虞翊上疏曰:“《禹贡》雍州之域,厥田惟上……北阻山河,乘扼据限。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及光武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 曹魏太祖时(即曹操,155~220)移民军屯于河北、陇西、天水、南安等地,民心浮动,后来“(张)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修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水轮诞生与汉晋时水力机械推广应用 水碓 西晋建都洛阳,黄河支流谷水有千金堰,是太和五年(231)都水使者陈协主持重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堰在洛阳西北的十三里桥,引谷水入渠,可能原是灌溉工程,因为渠道上水碓越设越多,后来成为洛阳粮食加工基地。元康元年至光熙元年(291~306)晋八王之乱,河间王颐及都督张方领兵二十八万围洛阳,“(张)方决千金遏,水碓皆涸,乃发王公奴婢手舂给兵廪,一品以下不从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从役。又发奴助兵,号为四部司马,公私穷蹙,米石万钱”。可见千金堰水利工程是当时洛阳都城内居民和驻军的粮食加工基地。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水轮诞生与汉晋时水力机械推广应用 水碓 北齐时高隆之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兴建防洪工程,亦引漳水供水碓。战乱频繁,人口剧减,劳动力严重不足,促使人们寻求其他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也反映了人们对水能应用已有相当的认识。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水轮诞生与汉晋时水力机械推广应用 水碓 水碓 魏晋南北朝时期,水碓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机械首先在权要豪强的庄园中使用。 在魏晋南北朝各国短暂的和平时期内,经济重建、文化复苏和商业的繁荣为粮食加工业拓开了市场。其时宗法门阀制度下的庄园经济更加为之推波助澜。洛阳、邺城一带皇亲国戚豪门士族广占良地,亟须提高粮食加工的效率,水碓也随之成为当时财富的象征。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水轮诞生与汉晋时水力机械推广应用 水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水力应用发展的标志。磨相传是春秋时公输班发明的。碾在东汉时期亦见诸文献记载。以水驱动的水磨水碾的问世则是水碓已有普遍运用之后。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水轮诞生与汉晋时水力机械推广应用 水磨、水碾、水罗 三国曹魏时,魏明帝曹睿(204~294)有一套以水为动力的自动玩具,其中包含了水磨模型。晋人傅玄注中提到了其大致构造:“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萧,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恒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变巧百端。”水磨诞生的时代当在此前。 《南齐书?祖冲之传》“(祖冲之)于乐游苑(在建康,今南京)造水碓磨,世祖亲自临视。”世祖即南齐武帝萧赜(483年至493年在位)。这是有关水磨应用的明确记载。 同时期有北魏尚书崔亮(?~521)在洛阳西北谷水上“造水碾磨数十区,其利十倍,国用便之”。 东魏武定五年(547)杨炫之作《洛阳伽蓝记》,有感于永熙八王之乱,洛阳被毁,追思当年洛阳的繁华,提到了北魏洛阳水力机械普遍应用的情形,“(景明)寺有三池……碾硙舂簸,皆用水功。”碾(水碾)、硙(水磨)、舂(水碓)、簸(水罗)在洛阳已不在少数。 3 水利人间 3.3 水能利用 3.3.1水力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