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维正方离子交替排列的平面离子晶体的马德隆常数α 第二种选取方法 选取较大的中性离子组KLMN 例二、计算NaCl的α=? 介绍:氢键结构 比较: HF HCl HBr HI  介绍:氢键结构 典型的氢键结构: 冰[(H2O)n-],固态氟化氢等。 性质:是一种弱相互作用,熔点沸点介于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之间,密度小等。 H2O分子 介绍:混合键结构 共价键、金属键、范德瓦尔斯键共存的石墨结构 2.计算 (1)当r很大时,两振子间没有相互作用,两振子的总能量 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 据量子力学的结果,谐振子的振动能量为: 零点振动能为: + + + x1 x2 r - - + (2)当两个振子靠得很近时,两个振子间会发生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势能为: (计算时保留到二次方项) + r - - + x1 x2 推导略 令 分子的极化系数 振子的零点振动能 两个振子的相互作用能 ---吸引能 两个振子的相互作用能 排斥能 一对分子间的互作用势能为: 或 ---著名的雷纳德-琼斯势 式中 N个惰性气体分子总的相互作用能为: ---吸引能 设R为最近邻两个原子间的距离,则 是仅与晶体结构有关的常数。 2.平衡时体积弹性模量和晶体的结合能 平均每个原子的能量u0为: (1)晶体的结合能 晶体的结合能: 平衡时最近邻原子间距离 平衡时总的互作用势能 2.3.3 非极性分子晶体的特征 分子晶体的结合能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硬度比较小。 (2)体积弹性模量 根据实际晶体结构,求出? 体积弹性模量K 对于面心立方 单胞体积: n为每个单胞中的原子个数 解: (1)面心立方,最近邻原子有12个, (1)只计及最近邻原子; (2)计及最近邻和次近邻原子。 是参考原子i与其它任一原子j的距离rij同最近邻原子间距R的比值( )。试计算面心立方的A6和A12。 例1:由N个惰性气体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其总互作用势能可表示为 式中 , (2)计及最近邻和次近邻,次近邻有6个。 例2:采用雷纳德--琼斯势,求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Ne的结合能之比(说明Ne取面心立方结构比体心立方结构更稳定)。 已知(A12)f=12.13; (A6)f=14.45; (A12)b=9.11; (A6)b=12.25。 解: Ne取面心立方结构比取体心立方结构更稳定。 第 四 节 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和氢键晶体 2.4.1 原子晶体 2.4.2 金属晶体 2.4.3 氢键晶体 本节主要内容: §2.4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和氢键晶体 1.结构 2.4.1 原子晶体 第Ⅳ族、第Ⅴ族、第Ⅵ族、第Ⅶ族元素都可以形成原子晶体。 典型的原子晶体: 金刚石、硅、锗等晶体。 结合力: 共价键。 饱和性 方向性 共价键的特点 原子晶体的配位数较低。 共价键是由2S和2P波函数组成的下列4种新的电子状态组成的。 金刚石C6 1S22S12P3 “杂化轨道” 2.特征 共价键结合比较强:原子晶体具有高力学强度、高熔点、高沸点和低挥发性的特点,导电率和导热率低。原子晶体一般属于半导体或绝缘体。 2.4.2 金属晶体 1.结构 第Ⅰ族、第Ⅱ族及过渡元素晶体都是典型的金属晶体。 结合力:金属键 金属晶体多采取配位数为12的密堆积,少数金属为体心立方结构,配位数为8。 2.4.3 氢键晶体 1.结构 氢原子同时与两个负电性较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结合,构成氢键。 A B H 共价键 氢键具有饱和性。 2.特点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好的延展性,硬度大,熔点高。 2.特征 第 五 节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2.5.1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 2.5.2 负电性 本节主要内容: 晶体采取哪种结合方式 决定于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弱 用“原子负电性”来描述 标志着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2.5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负电性 2.5.1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 中性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价离子时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电离能,从+1价离子再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为第二电离能。 电离能越大,原子对价电子的束缚能力越强。 1.电离能 电离能 4.339 6.111 6.00 7.88 9.87 9.750 11.84 13.996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Ar 电离能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