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 作者介绍 知识备查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等。 代表作: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shù shè 整体感知 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⑤未休兵。 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恰逢白露时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人各东西,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整体感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繁;“边秋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为“月夜”渲染一种压抑气氛。 精读细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露从今夜白”交代时令,即“白露节”,表明天气渐凉,地面水汽凝结,使人顿生凄凉之感。“月是故乡明”融入诗人主观想象,点明主旨,突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本来一样洁白的霜露,可在今晚更加苍白;本来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在故乡最为明亮,这完全是诗人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的主观想象,是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精读细研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颈联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诗人由望月怀乡自然引出对弟弟的思念,绵绵愁思中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精读细研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尾联流露不满,深化主题。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化主题。 精读细研 本诗通过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而自己只能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深深的思念与担忧,以及对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现状的悲痛之情。 主题思想 课堂小结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天宝年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藩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被诬,贬睦洲(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 知识备查 贾谊是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为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虽然被召回京城,但是得不到重用,之后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抑郁而终。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想到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七言律诗。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整体感知 zhé huàn ①过:拜访。 ②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③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④栖迟:居留。 ⑤惟:只,仅仅。 ⑥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⑦汉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观点要明确》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 智取生辰纲》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 范进中举》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 三顾茅庐》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 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 岳阳楼记》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 醉翁亭记》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 湖心亭看雪》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 谈创造性思维》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 怀疑与学问》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 创造宣言》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讨论》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论证要合理》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 我爱这土地》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 我看》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 尝试创作》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