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二节放线菌(Actinomycete) 定义: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 一 形态与结构1、基本特点 1)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2)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3)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主要成分是 N-乙酰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4)无细胞器;5)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6)核糖体70S;7)?凡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放线菌也敏感;8)DNA重组方式、最适pH值与细菌同。 2、菌丝 1)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直径0.2-0.8 m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2)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可覆盖整个菌落表面。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颜色较深,直径较粗(1-1.4 mm),有的产色素。3)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又称产孢丝或繁殖菌丝。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常被作为对放线菌进行分类的依据。活菌丝(蓝绿色)死菌丝(白色)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雪白链霉菌光滑孢子链霉菌孢子绿色产色链霉菌多刺孢子美好链霉菌的多疣孢子形成孢子的糖多孢菌属菌丝鼠毛上的囊轴发仙菌的孢子囊棘孢小单孢菌多毛的链霉菌属菌丝孢子链玫瑰小双孢菌世田北里孢菌的气生孢子二 繁殖孢子丝释放孢子繁殖菌丝(孢子丝)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出1-3个芽管气生菌丝营养菌丝1 产无性孢子有分生(主要)、凝聚、横隔、孢囊、厚壁等孢子。 产生方式:横隔分裂 1)细胞膜内陷,由外向内渐收缩,形成一个完整的横隔膜;2)细胞膜、细胞壁同时内陷,逐步向内缢缩,最终将孢子丝缢裂成一串分生孢子。 2 菌丝断裂菌丝断裂形成节段,再形成一团团的菌丝。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三 菌落形态1 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1)菌落质地致密,坚实、干燥、多皱; 2)个体小,不蔓延;3)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4)表面有一层色彩鲜艳的干粉。 2 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灰色链霉菌(产链霉素的菌落)疮痂病链霉菌(马铃薯上)星状诺卡氏菌麻风分枝杆菌(耐酸性染色,红色的分枝杆菌在蓝绿色寄主细胞中)四 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1 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中最多,其代谢产物使土壤具有特殊的泥腥味。2 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其中90%由链霉菌产生)3 有的放线菌可用于生产维生素、酶制剂;此外,在甾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4 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如皮肤、脑、肺和脚部感染)、植物(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第三节 其它原核微生物 一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1、概念 是一类只能寄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内的G-原核微生物。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 美国医生H.T.Ricketts 1909年,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2、特性1)原核微生物;根据有以下几点: ①形态类似细菌,多为形态性:球型、杆状; ②球型体较细菌小一点(0.2-0.5 μm),但不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③没有核膜,核糖体70S,细胞壁成分与细菌类似; ④G- ;⑤对药物敏感性象细菌,对热、干燥抗性不强; ⑥分裂方式为二等分裂。 2)专性活细胞内寄生,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wolhynic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3)天然寄主是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是动物间传染的媒介。4)致病类型:流行性斑疹伤寒(虱)、地方性斑疹伤寒(蚤)羌虫热、Q热(蜱)、北亚热(螨)。 5)基因组很小 。 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等)为媒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有的立克次氏体酿成严重疾病,如人类的流行性斑疹伤寒、羌虫热、Q热等,并常伴随着灾害、战争和饥饿,曾长期与人类的痛苦灾难联系在一起。防治:预防为主。 二 支原体(Mycoplasma)1、概念又称类菌质体,是一类无细胞壁,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型的原核微生物。2、特性1)永远失去了细胞壁(最主要),缺少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由膜包着,有固醇,对渗透压高度敏感,对表面活性剂和醇类

文档评论(0)

zhil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