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对策探讨.pdf

红枫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对策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枫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对策探讨 许德芝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贵州贵阳 550002) 摘 要 通过红枫湖的污染现状,分析了湖中污染物的来源及贡献量,得知污染物 主要来源于湖区周边厂矿企业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农村地表径流及网箱养鱼刺 余饵料等,通过这几种污染渠道输入的TN量为 1.46×10‘t/a、TP量为 1.08× 10t‘/a,加大了红枫湖富营养化的进程。提出了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控制措施和内源 性污染物生物治理措施,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关键词 红枫湖 污染物 富营养化 治理措施 红枫湖位于贵州省中部清镇市、平坝县 及湖区内的网箱养殖业,1999年的监测数据 境内,水域面积 57.2km。,相对库容量 表 明,污染物直接人湖总量 TN 1.46× 6.01×10。m。,库区平均水深 10.5m左右, 10‘t/a、TP1.O8×10t‘/a。在藻类等浮游生 属深水型湖泊。湖区水体具有供水、发电、养 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中,氮、磷是主 殖、防洪、旅游及调节 自然生态环境等多种 要的限制因子,而磷又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 功能,在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 据有关资料报道,每 1g氮可增殖 10.8g藻 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城镇、湖区 类,每1g磷可增殖78g藻类。由此可见,水 周边及流域内工农业生产、旅游和养殖业的 体中氮、磷含量直接决定了藻类的繁殖率,进 发展,排人红枫湖中的氮、磷含量 日益增加, 而影响到湖泊富营养化进程。根据红枫湖输 湖水污染 日趋加重,水质逐年下降,以致在 入的氮含量计算可增殖 1.577×10t/a藻 20世纪90年代中期暴发了几次 “黑水”事 类,输入的磷可增殖8.424×10t/a藻类。 件,造成网箱养鱼大量死亡,随着又出现几 1.1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次 “水华”,使湖区大部分水域都达不到功能 红枫湖周边的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的排 区规定的水质类别,主要是水体中氮、磷营 放量见表 1。周边的工矿企业大多为老企业, 养物质过剩、促进了藻类及浮游生物的疯长, 设备陈旧,生产方式粗放,耗水量大,污水 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为此要抑制红枫湖水 回用率低,生活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 体富营养化的进程,首先要切断湖区周边的 划布局不合理、措施不配套、利用方式落后, 污染源、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 使得大量污水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加 重了红枫湖水体营养物质的负荷。 1 营养物质的来源及贡献 1.2 农田地表径流的污染 红枫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主要来源 我国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肥、 于周边工矿企业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以 农药,靠高效的集约化养殖业来支撑,红枫 · 24 · 湖周边农村也是这样,特别是农田中的养分 1998年网箱接近 4.7hm ,年产鱼 2.8O× 流失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据统计,我 1Okg,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喂养,由于饵料质 国化肥施用量已达到380kg/hm ,超出世界 量差,人工抛撒不规范散失率高,1kg鱼需 平均用量的3倍,但肥料有效利用率并不高, 投放饵料 3kg,鱼产量按 2.8O×10kg/a 农田施肥损失率33.3 ~73.6AO(平均总损 计,1年须投饵8.4O×1Okg,按 15 的散失 失率达6O 左右)。偏施肥使得我国化肥使 率计,每年将有 1.26X10kg饵料直接进入 用量不断增加,由于不注意使用有机肥,导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