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通心络对冠心病的 全程干预、全面保护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 * *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徐贵成教授主持的研究表明,以岭通心络不仅能显著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而且能明显改善缺血的心电图,观察结果如图所示:通心络组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71.1%,对照组(舒心口服液)为47.3%,组间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心络明显优于对照组。 * * 这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黄元伟教授主持完成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岭通心络组(常规治疗加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92.9%,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为66.7%,组间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以岭通心络能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 * 这是由北京友谊医院贾真、顾复生教授主持完成的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岭通心络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总有效率86.7%,与鲁南欣康作用相当(组间对照P0.05,无差异)。说明以岭通心络能有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 10.何穗智,等.中山大学学报.2007:28(5):573-577 * 12.杨跃进,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7):604-607 * 13.李忠强,等.中医络病学说与心脑血管病,2001:243-246,本研究是观察通心络对急性心梗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由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李志忠主持完成。治疗12个月后各组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如图所示,通心络组患者再梗死、猝死、心律失常以及总死亡率等与倍他乐克组相似,而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衰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倍他乐克组和对照组。说明通心络长期预防性应用可显著改善AMI后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注: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倍他乐克组:常规治疗加倍他乐克(50mg/次,2次/日);通心络组:常规治疗加通心络(4粒,3次/日,连用两个月后减为2粒,3次/日)。均用药1年。共观察218例。 * * 上述研究结果一方面表明内皮功能受损与心血管疾病间存在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血管舒张功能(FMD)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也进一步证实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在Am J Cardiol2001年的增刊中提到,一个血管床(例如肱动脉)的内皮功能可以反映其他血管床的内皮功能,这进一步证实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Dr. Pepine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leader in both the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areas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His major interests focus o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coronary and systemic vascular hemodynam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isease. He i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for the UF center for the NHLBI-funded Women’s Ischemia Syndrome Evaluation (WISE) and the UF center for the Cardiovascular Cell Therapy Research Network (CCTRN). He has been or is the PI for many investigator initiated clinical trials. He is past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 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hysicians. He currently serves on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ACC and many committees and task forces and is the founder and overall Project Chair for the Vascular Biology Working Group (VBWG). * 另外一项研究同样证实了以FMD反映的内皮功能可以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该研究也是根据患者基线的FMD数值将其分为三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无病生存期(事件包括:心脏死亡、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室颤、卒中)同样随着FMD逐渐降低而降低。 FMD, Flow-Med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