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爆知识简介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标志Ⅱ 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 A 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Ⅱ C 类的设备可适用于Ⅱ A 和Ⅱ B类设备的使用条件。 * EPL ,Gb--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具有“高”的保护级别,在正常运行或预期故障条件下不是点燃源。 * * * * * * * * * * * * 第 * 页 电气防爆知识简介 左海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 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爆炸三要素 点火源(如电火花、炽热表面) 空气(氧气) 爆炸性物质 在石油、化工、煤炭等生产领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性物质的泄漏,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危险场所。 在煤矿井下,2/3的场所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 在石油开采现场和石油化工厂约有60-80%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电气设备的电火花和温度是产生爆炸的主要点燃源。 不同爆炸性物质的电火花和温度点燃特性各不相同。 为了使采取的防爆措施更具针对性,有必要对爆炸性物质分类、级、组,以及对爆炸危险区域分区。 防止爆炸发生的基本方法 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 – 理想的方法 排除可能的点火源 – 实际的方法。 气体的点火特性 点火能量 (J) 体积比 (%) L.E.L. 爆炸下限 U.E.L. 爆炸上限 M.I.E 最低点火能量 气体类别分级 代表性气体 甲烷 丙烷 乙烯 氢气 5 2 2.7 4 L.E.L. (%) 15 9.5 34 75 U.E.L. (%) 320 180 60 20 M.I.E. (μJ) I类(矿井气) IIA IIB IIC 气体类别 中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I类:矿井甲烷; 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 III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 北美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级: Class I – 爆炸性气体; Class II – 爆炸性粉尘; Class III - 纤维。 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 典型 气体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 mm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 分级 点燃 特性 甲烷 MESG=1.14 MICR=1.0 I 难 易 丙烷 0.9 MESG1.14 0.8MICR1.0 IIA 乙烯 0.5MESG≤0.9 0.45MICR≤0.8 IIB 乙炔 MESG ≤ 0.5 MICR ≤ 0.45 IIC 氢气 爆炸性气体分级 ?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在标准规定试验条件下,空腔内所有浓度的被试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火焰通路均不能点燃外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内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 ? 最小点燃电流(MIC):采用火花试验装置,由电阻电路或电感电路引起爆炸性试验混合物点燃的最小电流。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各种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对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的比值。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试验装置 爆炸性气体分组 ? 引燃温度(AIT) :依据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能够引燃爆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热表面最低温度。 组别 引燃温度t/℃ 点燃特性 T1 t>450 难 易 T2 450≥t>300 T3 300≥t>200 T4 200≥t>135 T5 135≥t>100 T6 100≥t>85 类别 级别 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 T1 T2 T3 T4 T5 T6 I 甲烷 IIA 乙烷、丙烷、丙酮、苯乙烯、氯苯、甲苯、苯、氨、一氧化碳、甲醛、苯氨 丁烷、甲醇、乙醇、丙烯、氯乙烯、醋酸丁酯、乙酸戊酯 戊烷、巳烷、庚烷、癸烷、辛烷、汽油、氯丁烷 乙醚、三甲胺 亚硝酸乙酯 IIB 焦炉煤气、环丙烷、丙烯腈 环氧乙烷、2-环氧丙烷、乙烯、1,3-丁二烯 二甲醚、硫化氢、四氢肤喃、丙烯醛 四氟乙烯、二乙醚 IIC 水煤气、氢气 乙炔 二硫化碳 硝酸乙酯 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举例 世界各国对危险场所区域划分不同,但大致分为两大派系: 中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划分方法,而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要代表的其他国家采用北美划分方法。 中国标准GB3836.14对于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划分为3个区域: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爆炸性危险区域主要以爆炸性危险物质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为划分依据的。 对于粉尘场所,同样划分为3个区域,即20、21和22区。 爆炸性危险区域的划分 典型的带有呼吸阀的露天油罐的危险区域划分示例: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