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城市及其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P21 (一)“城市”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 英文: 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 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吴良镛:“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 。 人类自从有了城市文明,就开始了城市管理的实践。 “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一句话,就是需要公共的政治机构。”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P22 1、空间上的集聚性 2、经济上的非农性 3、构成上的异质性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早期城市: 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 文化中心城市 “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化为防御敌方侵袭。 “市”:商品交易的场所。 “镇”: “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古代中国都市: 宫城(皇帝、皇亲)→皇城(臣相、官府、贵族)→廓城(手工业者、服务者)。 城市功能:城以卫君 城市特点:有城无市,先城后市 古代西方城市的形成: 集市、交易→聚居→议政→行政中心 城市功能:商品流通、交换 城市特点:先市后城 中国古代都市管理(清末民初以前): 1、没有单独的、区别于乡村的管理机构,采用封建地方政权分割制。 2、依照国家法典中有关市政管理的条例,如唐朝大法《唐律疏议》中的市政管理内容。 北京古城平面图 参看视频---《城市的形成》 近代城市阶段(1800’S-1900‘S) 背景: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革命 特征:数量迅速扩张、规模急剧膨胀。 城市功能呈现多元化、出现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 城市中社会问题与环境 问题逐渐突出。 现代城市阶段(20世纪) 城市发展出现空前高峰 城市成为人类居住活动的中心 和经济发展中心。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产公司门窗知识讲解及成本控制要点培训教材》.ppt
- 《公路工程试验及检测计算机模拟系统》主要内容.ppt
- 《含硅矿物质及信息材料》.ppt
- 《机械设计基础》螺纹联接及螺旋机构.ppt
- 《精益生产理论及实务》.ppt
- 《孙子兵法》及团队沟通公关.ppt
- 《通信及信号》-列车定位设备.ppt
- 《细节决定成败》课件_自我管理及提升.ppt
- 《制冷原理及技术》和多媒体设计.ppt
- IP化光传送网发展及应用-华为中国区刘东风.ppt
- 深挖财报之2025Q3业绩预告分析:业绩预告中的高景气线索.pdf
- Ar agon研究球™用于内容体验平台 2025 -通过内容和对话实现个性化旅程.pdf
- 2025年(第十二届)输电技术大会:夯实数字基座,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输电新体系.docx
- 工业高质量数据集研究报告 2025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pdf
- 2025年(第十二届)输电技术大会:“银线卫士”北斗RTK导线全状态监测装置.docx
- 布鲁可_+引领拼搭角色新势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pdf
- 医疗保健:医疗器械2025.pdf
- 2025年(第十二届)输电技术大会:空地一体3D高斯建模技术方案.docx
- 从「所有女生的OFFER」看中国消费市场五年之变.pdf
- 美国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 美国合成生物学的监管格局.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