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图-推出简图 总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岩石圈物质循环 1.要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岩石的分类 2.要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重点) 4.从过程来看,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 “循环”的认识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三大类岩石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是哪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沉积岩——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而形成 变质岩——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变质而成 岩浆 冷却凝固 喷出型 侵入型 岩浆岩 沉积岩 重熔再生 变质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貌有什么影响? 岩石圈物质循环——形成当今的盆地、山系,流水、冰川、风成地貌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A B C C D A: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 * *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外力 作用 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高低不平 地壳活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内力 作用 对地表形态影响 表现形式 能量来源 分类 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的表现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主要方式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1、水平运动: 运动形式——岩层平行地表运动 运动结果——地表岩层弯曲变形 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 地表岩层水平位移 绵长的断裂带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2、垂直运动: 运动形式——岩层垂直地表运动,即上升或下降 运动结果——岩层隆起或拗陷,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练习1: 一、请根据下面地理信息,分析判断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1、 美洲大陆和欧洲、非洲之间的大西洋每年加宽65厘米。 2、?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每年以2—3厘米的速度在加宽。 3、?珠穆郎玛峰平均每年上升1.27厘米。 1.地壳的水平运动 2.地壳的水平运动 3.地壳的垂直运动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 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2、板块处于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多火山、地震。 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脉 东非大裂谷 喜马拉雅山 大西洋 1.(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 (2)上述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运动。 板块的这种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本地区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2.(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3)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西南方向运动,与印度洋板块运动方向相反。 红海的形成是由于上述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交界张裂扩张而形成的。 板块张裂 板 块 碰 撞 边界类型 举例 对地貌影响 板块移动 陆陆 相碰 陆海 相碰 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形成海沟 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 消亡边界 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 生长边界 1.地质构造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2.褶皱有几种基本形态?分别会形成什么地貌?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褶皱和断层。 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一般来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 想一想,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反而成为山岭。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铁路隧道。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水库坝址选择点 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气 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ppt
- 高三复习方法指导四步走通史复习策略.ppt
- 高三复习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ppt
- 高三复习第一轮地球与地图.ppt
- 高三复习虚拟语气的一个很好的课件.ppt
- 高三复习课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ppt
- 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速率.ppt
- 高三总复习化学红对勾.ppt
- 高三总复习地理专题课件.ppt
- 高三政治消费及其类型.ppt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3【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9【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1【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4【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8【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4【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3【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7【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2.2 三角形的面积(附答案).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2【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