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向标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回答有关肯德基“滤油粉”问题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问题 卫生部2007年3月12日上午10:00在卫生部(西直门外南路1号)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及卫生部制定《处方管理办法》和《医师定期考核
管理办法》的有关情况。其中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食品卫生问题。
?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
[法制晚报记者]:关于肯德基“滤油粉”的问题。关于油炸食品的使用油,我们国家有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这个油能使用几次,或者说可以过滤之后再使用吗?有没有一个具体的使用标准?
[毛群安]: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卫生部曾经发布过一个公告,就是油炸的和高脂肪的食品,经常食用可能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是经过专家的认定得出的结论,这是我们2005年4月份发布的一个公告,就是《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饮的食习惯》,建议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减少因炳基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关于在餐饮行业里面怎么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这仍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任务。国家对于煎炸食品的工艺,油品的质量是有规定的,这是一点。而且我们监督部门也是按照这个规定来监督的,如果说没有标准,就没法监督。我们提请餐饮企业应该严格地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包括添加剂、加工助剂,这些都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执行。第二,我们提醒公众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因为我们国家有个传统习惯,比较喜欢吃油炸的食品,如果我们有这个饮食的嗜好,特别喜欢天天都吃,这可能对你的健康还是有影响。
就这个问题我还想补充几句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问题,卫生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机制。因为最近“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和监督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既要关注公众的饮食卫生安全,同时也要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权威和科学,防止对公众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影响。不能让公众觉得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这样不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而且专家提醒,我们国家目前在食品卫生和安全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是现在食品卫生中最主要的问题。比如像肠炎、霍乱,由于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造成人得病,这是我们当前食品卫生安全的主要问题。当然,关于“滤油粉”的事情,根据大家的研究,我们要向媒体通报这个结果,同时我们也要与媒体商量怎么保证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发布更加及时、准确、科学和权威。
食品安全信息发布该管管了摘自:卫生监督执法在线
“红、黄、绿、白、黑,如今的食品中可谓五毒俱全:红的有苏丹红,黄的有硫磺,绿的有孔雀石绿,白的有吊白块,黑的有毛发水 ……”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一位委员在小组讨论中如是说。有着几千年饮食文化传统的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谈“食”色变的时代!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折射出目前不规范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
?
“姜咋这么黄,是不是硫磺熏过,能吃吗?”3月7日,北京朝阳区某菜市场内,50多岁的张大妈在蔬菜摊位前喃喃自语。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人们不断会得到这样一些充满威胁意味的信息:吃牛肉恐惧“疯牛病”,吃猪肉害怕“注水肉”,吃蔬菜瓜果担心“残留农药”,吃水发海鲜怕用甲醛泡过,吃豆腐怕是用回收的石膏点出来的,吃鸡、鸭、甲鱼怕激素太多,吃大米怕拌了工业油,吃面粉怕掺了滑石粉、增白剂,吃小米担心用柠檬黄染过……干脆不吃又做不到。于是,很多人陷入食品安全恐慌中。 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从何而来
“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公众取得相关信息的渠道很少,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从媒体上获得,因此又很容易受到媒体的影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沈建华说,媒体能够把一些负面的东西曝光出来给予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本是一件好事。现在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关于食品问题的报道非常不准确,也极不严谨,时不时就给食物扣上“有毒”、“致癌”的帽子,来“抓人眼球”,“媒体的过分炒作直接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沈建华说,所谓食品安全,其内涵有严格的定义,“食品安全并不是一个大箩筐,什么问题都能往里放”。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Foodsafety)定义为“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这就包括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有毒有害物质”,第二个是“影响人体健康”。“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见的所谓食品安全事件,并不都包含有毒有害物质,也不一定都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有些是不符合相关行政规定的违规违法行为,例如液体石蜡瓜子事件;有些是严重的假冒伪劣事件,如“毒奶粉”事件。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混为一谈,就很难做到报道的客观、科学和准确。 “媒体虽然过分炒作,但必须承认,这种报道并非无中生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2025广西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内生真菌A21-1-1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pdf VIP
- 99038 法学毕业考核 自考考试大纲.docx VIP
- 工 程 报 价 单模板.docx VIP
-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喉痈课件.pptx VIP
- (新)电大资源网11379《人文英语3》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题库(476)[期末纸考+一平台机考]-已排版.pdf VIP
-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批管理岗、专职辅导员岗、其他专技岗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犯罪学(00235)自考复习资料.doc VIP
- 202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岗、专职辅导员岗、实验技术岗、其他专技岗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