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课外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学习步骤: 一识(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二读(读音正确,节奏分明) 三解(解词释句,大意正确) 四析(分析手法,把握情感) 五赏(抓住特色,赏析名句) 六背(正确流利,默写无误)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 一识(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读(读音正确,节奏分明) 三解(解词释句,大意正确) 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参考诗下分析 ) 四析(分析手法,把握情感) 五赏(抓住特色,赏析名句) 六背(正确流利,默写无误)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作者及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主要反映唐朝中后期的历史事实,被称为“诗史”。他的诗风注重现实主义,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圣”。 杜甫和李龟年重逢是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一识(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读(读音正确,节奏分明)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古诗参考译文: 三解(解词释句,大意正确) 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四析(分析手法,把握情感) 五赏(抓住特色,赏析名句) (参考诗下分析) 六背(正确流利,默写无误)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作者介绍:岑参 一识(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二读(读音正确,节奏分明)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地开放了。??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 强:勉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怜:可怜。傍:靠近。 三解(解词释句,大意正确)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简析。 1.第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 四析(分析手法,把握情感) 第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用典)。“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 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 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简析。 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济南的冬天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雨的四季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检测卷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次月考检测卷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再塑生命的人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检测卷习题课件 .ppt
- 武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习题课件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