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家园林的植物匾额楹联.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皇家园林的植物 Plants in Imperial Gardens of China 一、中国皇家园林植物景观发展简史 1 秦、汉、魏、晋、唐、宋的皇家园林 2 元、明、清的皇家园林 1 秦、汉、魏、晋、唐、宋的皇家园林 秦、汉、魏、晋、唐、宋的皇家园林都利用丰茂的自然植被,加以人工大面积栽种松、柏、梅等,形成浑厚壮观的景色。汉代引入南方的果木花木(荔枝、龙眼、山姜等)和西域的葡萄;魏晋南北朝的皇家园林,甄选名贵树种,也用荷、菊、芍药、木槿、合欢、石榴、桃、梅等象征富贵的花木;唐代皇家园林常选松、柏、槭、柳、榆、梧桐等乔木,桃、梅、李、枣、海棠、石榴等花木,也选竹和紫藤,最善培育牡丹,原为药用植物的牡丹已被培育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宋代花卉栽培技术进一步发展,《洛阳花木记》记载了200余种观赏花木及其栽培方法,宋代帝王文学和艺术修养较高,且热衷于参与造园,宋代皇家园林中植物造景比例很高,常常格调清雅,意境悠远,植物种类和配置手法(孤植、丛植、对植、群植)都更加丰富。 元 佚名《建章宫图》局部——假想图 2 元、明、清的皇家园林 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园林,植物的比重因建筑的增多而减少。元代皇家园林面积相对较小,以天然野趣为主,植物种类简单;明代皇家园林在元代山水格局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宫室增多,建筑和植物布置都趋向严谨,植物种类简单;清代皇家园林重点在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规模宏大,植物选择以乔木为主,也有芍药、百里红、紫藤花等,还种植农作物以示农为国之根本,如圆明园中的农田。 清代 避暑山庄 二、中国皇家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1 皇家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2 皇家园林山体的植物配置 3 皇家园林水体植物配置 4 皇家园林园路的植物配置 1 皇家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殿,是皇家的主要建筑,殿前院落常行植或对植柏树,突出中轴线,气氛肃穆。堂,供帝后游憩宴饮,植各种珍贵花木,配以不同花期,使得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繁花似锦,以灵活自然的手法布置,常用玉兰、牡丹、海棠、紫藤、芍药等。竹子常丛植庭内,作为局部造景。 行植 (避暑山庄) 对植 (颐和园) 模仿自然的布置方式 颐和园 霁清轩 颐和园 瞩新楼前竹丛 2 皇家园林山体的植物配置 皇家园林面积多广大,纳入自然山体,保留其原有植被,再进行一定量的人工种植,因此常以乡土树种为主。到清代,北方皇家园林山体庞大,如避暑山庄保留大片原始松林,颐和园万寿山松柏间植,前山以柏树为主,突出建筑浑宏华丽的皇家气派,后山以松为主,山野气息浓郁。 避暑山庄松林 3 皇家园林水体植物配置 园中湖水,水面铺荷是最多用的,也有丛植芦苇,间植水葱、香蒲、莎草等追求野趣的手法;堤岸植物,常用柳、榆、合欢,有时间植桃、桑。纳入园中的自然河、溪,则保留其野趣。 避暑山庄湖面和堤岸 4 园林园路的植物配置 主要道路笔直宽阔,两侧行植高大乔木; 林间道路迂回曲折,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力求自然有致。 避暑山庄 林间道路 三、总结中国皇家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1、气势磅礴,庄重华丽。 2、种类齐全,四时成景,皇家所选植物不但名贵,而且南北分布较广。 3、重视植物的象征意义。松柏是皇家最青睐的树种,因其高贵且寓意符合皇家的愿望——四季常青象征统治地位万古长青,皇家常选用的有油松、白皮松、桧柏、侧柏、榆、槐、山桃、玉兰、玫瑰、牡丹、芍药等。 4、模仿江南的私家园林。 5、配置形式多样——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特别是群植,因为需要广大的园林面积,因而成为皇家园林所特有的壮丽景观。 中国皇家园林的匾额楹联 Plants in Imperial Gardens of China 一、皇家园林匾额楹联的起源 匾,古作“扁”,“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说文解字》 秦始皇所定八种书体中,有署书,专用做书写匾额,所以推测匾的出现应早于秦汉。关于“匾”与“额”的区别:一说,匾表达情感,额写明建筑名称和性质;一说横者为匾,竖者为额。 楹联,相传起于五代时后蜀王孟昶,也有人说是起于桃符的习俗。宋代楹联被用于皇家园林中。而宋代之后皇家楹联经历了很大的衰落,直到清代才逐渐迎来又一次的高潮。 ●但是从历代界画来看,却鲜有对匾额、楹联的表达,而明代以前的建筑又遗存极少,后人多从文字记载中窥其一斑,特别是对匾额楹联的使用状况,暂未找到确凿的证据。 二、清代皇家园林额匾、楹联 由于额匾、楹联常以竹、木为材制作,所以金、元以前的遗存很难找到,现存的皇家园林的匾额楹联前朝遗迹多为清代,其中避暑山庄和北海额匾、楹联的遗失严重,许多为现代重制,而颐和园是现存楹联、镌刻、匾额较多的皇家园林。据不完全统计,颐和园现存有各类楹联、匾额不下百余处。颐和园

文档评论(0)

137****6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