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万历的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片机课程实训 SCM PRACTICAL TRAINING 实训设计题目 Title Of Training    万年历的设计        分院(系别) Department              专  业 Speciality 班 级 Class      设计作者 Author 完成日期 Date 组 别 Team       指导教师 Advisor    目 录TOC \o 1-3 \h \u 7056 第一部分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21051 一、课程设计题目 1 1509 二、课程设计时间 1 23770 三、实训提交方式 1 22351 四、设计要求 1 10850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报告 2 26760 一、单片机发展概况 2 19430 二、MCS-51单片机系统简介 2 15501 三、设计思想 3 32193 四、硬件电路设计 3 5722 1. 总体设计 3 14052 2. 晶振电路 4 22897 3. 复位电路 4 23482 4. DS1302时钟电路 5 29634 5. 温度采集系统电路 5 30964 6. 按键调整电路 6 17326 7. 闹钟提示电路 6 17207 五、软件设计框图 7 27644 六、程序源代码 8 18845 1. 主程序 8 5465 2. 温度控制程序 11 32504 3. 日历设置程序 13 11155 4. 时钟控制程序 18 14735 5. 显示设置程序 20 9123 七、结束语 23 31485 八、课程设计小组分工 24 32542 九、参考文献 24 第一部分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制作万年历。 二、课程设计时间 五天 三、实训提交方式 提交实训设计报告电子版与纸质版 四、设计要求 (1)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和星期,并有相应的农历显示。 (2)可通过键盘自动调整时间。 (3)具有闹钟功能。 (4)能够显示环境温度,误差小于±1℃ (5)计时精度:月误差小于20秒。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报告 一、单片机发展概况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6-1978):初级单片机微处理阶段。该时期的单片机具有 8 位CPU,并行 I/O 端口、8 位时序同步计数器,寻址范围 4KB,但是没有串行口。 第二阶段(1978-1982):高性能单片机微机处理阶段,该时期的单片机具有I/O 串行端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15 位时序同步技术器,RAM、ROM 容量加大,寻址范围可达 64KB。 第三阶段(1982-至今)位单片机微处理改良型及 16 位单片机微处理阶段民用电子产品、计算机系统中的部件控制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测控、网络与通信的职能接口、军工领域、办公自动化、集散控制系统、并行多机处理系统和局域网络系统。 二、MCS-51单片机系统简介 MCS-51系列单片机产品都是以Intel公司最早的典型产品8051为核心构成的。MCS-51单片机由CPU 、RAM 、ROM 、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内部总线等部件组成。8051单片机的基本性能有: 8位CPU; 布尔代数处理器,具有位寻址能力; 128B内部RAM,21个专用寄存器; 4KB内部掩膜ROM; 2个16位可编程二进制加1定时器/计数器; 32个(4×8位)双向可独立寻址的I/O口; 1个全双工UART(异步串行通信口); 5个中断源,两级中断结构 ; 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晶振频率为1.2MHz~12MHz; 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寻址空间均为64KB; 111条指令,大部分为单字节指令; 单一+5V电源供电,双列直插40引脚DIP封装。 三、设计思想 整体设计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采用C语言进行软件设计,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为了便于扩展和更改,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程序先向LCD更新时钟芯片的时间与温度传感器的时间,然后进行初始化工作。程序由一个主函数,两个定时器中断程序,一个时钟设置子程序,一个农历设置子程序,一个温度设置子程序,一个延时子程序,一个调时子程序,一个显示子程序构成。程序通过按键扫描程序来确定是否调用中断程

文档评论(0)

135****9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