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在无外电场时,任何能带中波矢为±K的两个状态有相同的能量,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尽管每个电子都在运动,但k和-k方向的电子流相互抵消,,总电流为零。 当有外电场时,满带和不满带情况不同。 对于满带,在电场作用下,所有电子都以同样的速度沿电场相反的方向运动,但从布区一边出去的电子,又从另一边同时填进来,电子运动不改变布区内电子的分布状况,因而满带不导电。 对于不满带,只有部分状态被电子占据,电场的作用使电子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于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晶格振动,杂质,缺陷的散射作用,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不对称分布,沿电场方向与逆电场方向的电子运动数目不等,总电流不等于零,形成电流。 * * 价带 0.1~2.0 eV 绝缘体 半导体 3~6eV 价带 § 4.3.3 绝缘体 导体 半导体的能带 * 碱金属 碱土金属 铜 金 银 导体(三种情况) §4.3.4 导体的能带 固体物理理论指出:(1)在无外场作用时,无论绝缘体、半导体或导体,都无电流。(2)在外场作用时,不满带导电,而满带不导电。 固体中虽然有很多电子,但如果一个固体中的电子恰好充满某一能带及其下面的一系列能带,并且在此之上相隔一个较宽禁带的其他能带都是空的,那么他就是绝缘体。相反,如果电子未能填满最高的能带,或能带之间有重叠,结果就会形成导体。 1.碱金属 每个原子都有一个s价电子,众多原子聚合成固体后,s能级将分裂成很宽的s能带,而且是半充满的,因而是导体。 2.碱土金属 每个原子有两个s电子,即3s能带是满的,但3s能带与较高的能带有交替的现象,所以是导体。但因重叠区域不同,导电性不同。如钙的重叠部分很小,是不良导体。 * 3.贵金属 习惯上把铜、金、银称为贵金属。他们都有一个s态价电子。但与碱金属有一下不同:① d壳层是填满的,而碱金属d壳层完全空着。② 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而碱金属为体心立方。③ 因d壳层填满,原子似如刚球,不易压缩,而碱金属的离子实很小,易压缩。 实际上金属晶体的布里渊区一般都有重叠。除碱土金属外,贵金属和碱金属以及铝等都有这种情况。贵金属的价电子数是奇数,本身的能带也没填满,因而是良导体。 4.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具有未满的d壳层,d电子态形成的d带比较窄。d电子轨道有5个,结晶成固体后形成5个子能带,具有紧束缚电子态特征。而s带很宽,具有准自由电子特征。粗略说,过渡金属的能带是由很窄的d带与较宽的s带交叠在一起形成的,实际上s带与d带不是简单交叠受到杂化的影响,具有导电性,对电导贡献的是4s带的s带电子以及3d带的空穴(因未填满电子而留下的空位)。 §4.3.5 绝缘体的能带 1.惰性原子组成的晶体:各能级原子都是满的,结合成晶体时能带也为电子所填满,故为绝缘体。 2.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组成,正负离子的各外层轨道都被电子充满,使晶体中相应的能带也被填满,并且,两个能带本来由能量相差很大的能级分裂而来,禁带宽度较大,是典型的绝缘体。 3.共价键晶体:通常形成共用电子对杂化,不同原子能级在形成能带时,如发生重叠,不能根据原子各轨道是否填满来断定晶体的导电性能。需要具体分析。 例,金刚石的能带结构:碳的电子组态是:1s22s22p2,其中2p轨道未能填满。当碳原子结合成金刚石,是典型的绝缘体。其原因是:能带是随原子间距变化的,r大时2p和2s能带都很窄,当r不断减小时,能带变宽,当r=r1时,2p与2s能带交叠成一个。在rr2时又重新分裂成两个能带,中间隔以禁带,此时两个能带并不分别与孤立原子2s、2p能级对应,而是上下两个能带中分别包含2N个状态,能容纳4N个电子。金刚石的4N个价电子恰好填满下面一个能带,上面一个能带完全空着,两能带间禁带很宽,因而是绝缘体。 * 类型 掺有杂质 主要载流子 导电性能 本征半导体 无 电子 空穴 差 杂质 半导体 n 型 五价元素(砷或磷) 电子 提高 p 型 三价元素(硼或镓) 空穴 提高 §4.4.1 半导体类型 §4.4 杂质半导体 pn结 绝缘体与半导体的p(E)-E,ρ(E)-E曲线,主要体现在禁带宽度的不同。半导体的禁带宽度较小,约在1eV附近,因而在室温由晶体中原子的振动就可使少量电子受到热激发,从满带跃迁到导带。即在导带底部有少量电子,从而在外电场下显示出一定的导电性。这种激发也可由入射光子引起,只要光子能量大于禁带宽度,就能使满带电子跃迁至导带。此时形成的导电性称为光导电性。因此,半导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另外,在满带电子受激到导带上后,留下空穴,相当于带正电的粒子,也具有导电性。电子和空穴成对存在,形成电子—空穴对。 §4.4.2 本征半导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