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6014A一种运动方舟幼儿体能教育方法及装置.pdf

CN109126014A一种运动方舟幼儿体能教育方法及装置.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1260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9.01.04 (21)申请号 201811106627.X (22)申请日 2018.09.21 (71)申请人 深圳健慧创新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道深业世纪工业中心B栋12层1206号 (72)发明人 陆克俭 冯本会  (51)Int.Cl. A63B 5/16(2006.01) A63B 23/04(2006.01) A63B 26/00(2006.01) A63B 1/00(2006.01) A63K 3/04(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运动方舟幼儿体能教育方法及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方舟幼儿体能教育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直接将套筒、上外壳和 下外壳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运动方舟本体;S2:将 需要的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插接到上外壳或下 外壳上,管道之间用三通连接头或弯头将其固定 连接到一起;S3:将长连接管的两端插接到两个 运动方舟本体上,将其固定连接在一起;S4:将多 个运动方舟本体组装成需要使用的体能教育装 置,使用结束后将运动方舟本体之间拆分开分类 堆放在一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方舟幼儿体 能教育方法及装置,通过设置的三通连接头、弯 头、长连接管、套筒、上外壳、下外壳和套筒安置 A 槽,解决了形状规格固定不变,导致使用过程中 4 功能单一,占用较大的空间,使用结束后不便于 1 0 6 收集存放的问题。 2 1 9 0 1 N C CN 10912601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运动方舟幼儿体能教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直接将套筒(9)安置槽下外壳(11)上设置的套筒安置槽(14)上,再将上外壳(10)安 装到下外壳(11)的上部,并将二者固定连接在一起,将防尘塞(12)安装到上外壳(10)和下 外壳(11)上靠近插孔(15)的四个穿孔(16)上,将硅胶塞(8)安装到防尘塞(12)前后两侧的 穿孔(16)上,此时组成一个完整的运动方舟本体(23)即可; S2:将需要插接的长连接管(4)和短连接管(13)两端的管头上安装上有孔管堵头(5), 再将长连接管(4)插接到上外壳(10)或下外壳(11)上的插孔(15)中,并用三通连接头(2)将 其与短连接管(13)固定连接到一起,在连接管需要转折的位置处用弯头(3)将转折的两个 管道固定连接到一起; S3:将长连接管(4)的两端插接到两个运动方舟本体(23)上的插孔(15)上将其竖直方 向固定在一起,也可将长连接管(4)的两端分别插接到连个运动方舟本体(23)侧边的套筒 (9)上将其水平方向上固定连接在一起; S4:通过S2和S3中所述的操作将多个运动方舟本体(23)用三通连接头(2)、弯头(3)、长 连接管(4)和短连接管(13)固定连接到一起,组装成需要使用的体能教育装置,使用结束后 将运动方舟本体(23)之间固定连接的三通连接头(2)、弯头(3)、长连接管(4)和短连接管 (13)逐个拆下,并将其分类堆放在一起即可。 一种运动方舟幼儿体能教育装置,包括三通连接头(2)、弯头(3)、长连接管(4)、套筒 (9)、上外壳(10)、下外壳(11)和套筒安置槽(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10)上部的中间 位置处设置有插孔(15),所述上外壳(10)上部的插孔(15)上插接有长连接管(4),所述长连 接管(4)

文档评论(0)

187****0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