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R. 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 F. Jacobson)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名单上的这些学生被鉴定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测验结果。但8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1、专制型的师生关系; 在专制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专制者,管理学生一切事务,教师是领导者,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2、放任型的师生关系; 在放任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顾,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没有尽到教师的职责。 3、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既尊重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又给予合理的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两类教师性格特征的比较表 有效能教师 无效能教师 1.合作民主 1.坏脾气、无耐心 2.仁慈、体谅 2.不公平、偏爱 3.能忍耐 3.不愿意帮助学生 4.兴趣广泛 4.狭隘、对学生要求不合理 5.和蔼可亲 5.忧郁、不和善 6.公正 6。讽刺、挖苦学生 7.有幽默感 7.外表讨厌 8.言行稳定一致 8.顽固 9.有兴趣研究学生 9.啰嗦不停 10.处世有伸缩性 10.言行霸道 11了解学生,给予鼓励 11.骄傲自负 12.精通教学技能 12.无幽默感 (二)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案例一: T: 老师伸出食指和中指,问学生:“这是什么?” S: “11”。 T: “不,我五个手指伸出了两个,是多少?应该是21,21你懂吗?” S: “不。是‘victory’的缩写’v’,表示胜利。“ T: ”什么’v’,还想在老师面前卖弄。没门!“ T:“黑板上两条平行线,永远平行,绝不会相交。” S: “老师,请延长,再延长……” 老师把平行线延到了黑板最边缘,”老师请往墙上延,再延……“ ”你这乳臭未干的家伙,捣乱!出去!给我出去!” 案例二: 教师在为《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母的还是公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激活了,经过争论,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案例三: 一学生在学了《科学》课的《观天识星》之后问老师:“我奶奶说’三星向南,快要过年’老师,这三星是什么呀?”当时老师答不出来,而后查了图书室的资料,也没找到答案,又问及同事,结果都不知道,最后还是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咨询了南京大学的一位天文教授,方知三星乃猎户座腰带的三颗星。 案例四: 子:”妈妈,我今天又被老师批评了。“ 妈妈1:”活该!我早上已经提醒过你的。“ 妈妈2:”为什么又被老师批评了?“ 妈妈3:”你又犯了什么错?“ 妈妈4:”你心里有点难过,是吗?“ 同感:像体验自己精神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除教师本人的偏见和主观判断 (三)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之中,忌讳挖苦、讽刺学生、粗暴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1)经常与学生交心。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 (2)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如寻找共同的兴趣或话题、一起参加活动、邀请学生做客等。 (3)以教学过程为主,多与学生沟通;以课外活动为补充,多方面了解学生。 案例五:教师甲 师:你坐吧!今天我找你来是想和你谈谈你的学习问题。 生:(紧锁眉头,沉思不语) 师:这次考试你有几门功课不及格? 生:(低头小声回答) 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