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站库防毒 一、站库中的有毒物质 二、油库毒源对人体的危害 三、防毒措施 一、站库中的有毒物质 在油库及炼油企业中,有毒的物质很多,如H2S,SO2,CO,汽油、沥青、四乙基铅、石油焦等。 与我们油品储运最直接的是各类油品及其蒸气以及含铅汽油等。 二、油库毒源对人体的危害 当它们侵入人体后, 1.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如全身无力、头昏、恶心、记忆减退、肢体麻木、动作迟缓、意识模糊、甚至出现呼吸抑制而死亡); 2.损伤呼吸系统(如咳嗽、痰中带血丝、甚至会转变成肺气肿、哮喘、气管炎、鼻炎或肺炎); 3.侵犯消化系统(如肝大、脾大、肝功能异常、逐渐转变为急、慢性肝炎)。 4.造成视觉系统的损伤。 5.造成局部皮肤的损伤。 三、防毒措施 为了防止发生人身中毒事故,就必须: 1.加强管理和检查监督,对工作人员加强防毒安全教育,定期测定工作场地空气中有毒气体含量,使其不超过最大允许浓度。 2.保证技术设备的严密性,改进和加强通风设备,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加强个人防护: 1)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禁止工作人员进入罐内清除底油。 2)严禁用嘴从胶管里吸取油品,禁止用含铅汽油洗手、洗机械零件、洗刷衣服或用作其它日常生活需要。 3)工作完毕后,脱下的衣服应在专门的地点保管,不准穿工作服回家、吃饭等。在吃东西、吸烟前必须用热水和肥皂仔细洗手,必要时应用漂白粉溶液消毒。 4)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作业中发现头昏、呕吐、不舒服等时,也应立即停止工作、休息或治疗。如发现急性中毒应立即抢救。 第三节 石油静电与防护 一、液体带电的双电层理论 二、油品起电途径 三、非导电性介质中电荷的流散和积累 四、管内流动液体带电的理论方程 五、影响静电产生和积累的因素 六、静电放电和引爆 七、防止静电事故的措施 一、液体带电的双电层理论 液体介质产生静电荷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双电层理论来解释的。液体本身是电中性的,但是与固体接触后并发生流动,就会使液体带电。 1.双电层的形成 2.双电层示意图 3.静电的形成 1.双电层的形成 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就会形成双电层。固体会带上某种极性的电荷。 现在我们假设固体带正电,由于静电力的吸引,在靠近固体附近必然吸引着与固体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负电荷。被吸引在固体壁面附近的这一负电荷层的厚度大约是一个分子直径大小,称为紧密层(或束缚液层)。另一种极性、未被吸引的正电荷则分布在靠液体的一边,这部分电荷的密度随着距固体壁面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处于一种扩散状态,称为扩散层。如图。 2.双电层示意图 3.静电的形成 如果发生流体的流动,紧靠近壁面的一部分流体实际上是不流动的,即固定层。也就是说靠近壁面的负电荷还被吸附在壁面附近,这样流动的液体就会带有正电性,这样液体就带有了静电。 1.油品管路流动起电 二、油品起电途径 1.油品管路流动起电 2.水滴、杂质在油品中的沉降起电 3.油品冲击起电 4.喷射起电 3.油品冲击起电 4.喷射起电 2.水滴、杂质在油品中的沉降起电 三、非导电性介质中电荷的流散和积累 1.介质中电荷的流散 2.介质内部电荷的积累 1、介质中电荷的流散 在一均匀介质中,带有电荷、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为 。任取一闭合曲面S(高斯曲面),则应用高斯定理来进行推导。 静电场中电荷流散规律为: 式中: Q0,ρ0—t=0时刻所具有的电量、电荷密度; Q,ρ—t时刻所具有的电量、电荷密度; —介质放电的时间常数,s;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真空介电常数; K —介质电阻率。 t=τ时, ,即: τ为电量泄漏到原电量的1/e时所需的时间。 电荷泄漏的快慢仅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另外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还用半期值这个概念来反映介质中电荷流散的快慢。半期值(半值时间、半衰时间)的定义如下:介质内部的电荷量泄漏到初始电荷量的一半时所用的时间。 用 表示,它与时间常数的关系为: 即: 2.介质内部电荷的积累 电荷的积累是在电荷的产生、流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即:积累=产生-流散。 介质内部电荷积累规律 四、管内流动液体带电的理论方程 1.管内流动介质流动电流方程 2.讨论: 1.管内流动介质流动电流方程 液体流动,带走扩散层中的电荷,使液体带电。电荷随介质流动形成流动电流。 取一半无限长的管路,半径为r,液体,K,起点流动电流。 在距起点l处取一微元体dl,在dl处,油品向单位管壁面积泄放的电流为ia(即电流密度),is为起电电流密度(常数)。则dl段内,流动介质的流动电流变化量为: 取微元体边界面(即微元段的圆柱面和两个底面)为高斯面,则有(S曲面上)的流动电流为:(从闭合曲面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