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虚实相生 阐释概念:虚实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虚实相生:是指现实的景、事、物与想象的景、事、物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丰富的情感。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四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 4、借助想象,从对方起笔生情 *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虚实相生手法的特点 2.辨清虚实相生类考题的设题方法 3.掌握虚实相生类考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 答题 一 明确考纲中关于古典诗文考查的要求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 诗词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 以动衬静 借景抒情 动静结合 直接抒情 细节描写 虚实相生 使用典故 侧面烘托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拟物、对比、排比等等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叙事抒情 结构类 铺垫、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巴山夜雨》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巴山夜雨》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巴山夜雨》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望庐山瀑布 其二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 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二 诗词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 以动衬静 借景抒情 动静结合 直接抒情 细节描写 虚实相生 使用典故 侧面烘托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拟物、对比、排比等等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叙事抒情 结构类 铺垫、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治疗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pptx VIP
- GP规范中文版2.2_原创精品文档.pdf VIP
- 安徽灿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简章.PDF VIP
- 制粉系统外委维护技术协议..doc VIP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设备设计》期末知识点复习习题(含答案).pdf VIP
- 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4)解读 PPT课件.pptx VIP
- 华东理工大学《过程流体机械》期末复习资料.pdf VIP
-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型手册V2.6.pdf
- 凯恩帝K1000Mi-A,K1000M4i-A说明书(连接调试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