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生理学 1. 名词解释 1. 阈值:当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变化率都固定时,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强度。 2. 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3. 肌肉收缩形式 ①缩短收缩: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 骨杠杆做 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向心收缩) 。 ②拉长收缩: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离心收缩) 。 ③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 4. 激素: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 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5. 碱储备:每 100mL 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含量。 6. 外呼吸:在肺部实现的外界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7. 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8.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 气量三者之和) 。 9. 肺通气量:人体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2 10. Hb 氧含量:在 100ml 血液中, Hb 实际结合的 O 量 11. Hb 氧容量:在 100ml 血液中, Hb 所能结合的最大 O2 量 12. Hb 氧饱和度: Hb 氧含量占 Hb 氧容量的百分比 13.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 率成反比关系) 。 14.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量 15.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一般人安静时 心输出量约 5L/min 。 16.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可以随着机体代谢水平的需要而增加(心泵功能储备) 17. 有氧耐力: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18. 最大摄氧量:人体进行的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当氧运输系统功 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时,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量 19. 氧亏:在进行强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时,即使氧运输系统功能已经 达到最高水平,但摄氧量仍不能满足机体需氧量的要求,造成体内氧的亏欠 20. 核心力量:附着在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产生的一种综合力量 21. 极点: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初始阶段内脏器 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产生一些特殊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 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和动作迟缓不协调等,甚至产生停止运动 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22.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或者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 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 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23. 真稳定状态: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 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摄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 24. 假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 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氧 亏增多 25. 超量恢复: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运动后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1. 知识点集锦 1. 肌肉活动 1 1. 静息电位: ①特点,内负外正 ② 形成机制, K?外流 2. 动作电位: ①特点,内正外负; “全或无 ”现象;有绝对不应期 ②形成机制, Na?内流 ③注: “离子学说 ”生物电产生的两个条件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