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部分中外企业由于领导者的诚信问题而引发弊案,更多的企业由于诚信问题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领导者的诚信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1. 1 国内相关的前期研究 为了满足实际部门的需要,1984年凌文辁等人开展了中国领导行为评价模式的研究,并于1986获得了最早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过上万名样本的调查测试,并在国内最早采用因素分析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获得了CPM领导行为评价三维模型。 C因素 (个人品德),P因素 (工作能力),M因素 (人际能力)。 其与PM等西方模型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多了领导者的个人品德因素(C),而且是中国人评价领导者的最重要因素。这在当时西方领导理论中是没有的。 1. 1 国内相关的前期研究 为了进一步验证CPM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领导行为模式,1988年我们又开展了“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的探讨,并又一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内隐领导理论的研究获得了与CPM模式非常一致的结果。从内隐领导理论的角度,验证了CPM确实是中国人心目中的领导行为模式。 1. 1 国内相关的前期研究 时隔15年之后,我们在改革开放最早的广东地区又一次地进行了内隐领导理论再检验。结果与1988年的一致。从而再一次验证了领导者“个人品德”因素是中国领导行为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1. 1 国内相关的前期研究 CPM理论发表后,在国内外受到了关注,特别是台港学者颇感兴趣。实际上,郑伯勋(1981)在研究台湾基层军官的领导行为中也包括有“公私分明”的内容。 樊景立、郑伯勋(2000)通过实证研究后,提出了华人企业家长式领导模式包括三个重要的“面向”:威权、仁慈、德行。后来,他们将这三个“面向” 亦称作为三种领导形态,即威权领导、仁慈领导、德行领导。 1. 1 国内相关的前期研究 在CPM理论提出后,国内有关领导的研究在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将国外一些新的领导理论概念引进国内进行修订。如,21世纪初,李超平等对变革型领导进行了本土化的修订,得出了与CPM非常类似的四因素结构:德行垂范(C),领导魅力与愿景激励(P),个性关怀(M)。 另一方向,是关于胜任特征的探讨。上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放弃了GATB量表,而采用“胜任特征”来作为选拔人员的测量工具。到本世纪初,一些学者也在国内开展了企业管理者胜任特征的探讨。王登峰等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胜任特征进行了探讨。 在以上的探讨中,不论是领导理论模型,还是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都少不了“个人品德”因素。 1.2 诚信领导在西方的兴起 21世纪之前,在西方的领导理论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对领导者个人品德的要求。但是随着安然、世通以及政府官员弊案的曝光,高层管理者的诚信问题也开始引起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2004年6月,在美国的 Nebraska Lincoln大学召开了第一届盖洛普领导研究所大会,探讨了诚信领导(authentic leadership)问题。2005年第16卷第3期《Leadership Quanterly》发表了诚信领导特刊,而且出版一部诚信领导研究的论文集。 1.2 诚信领导在西方的兴起 目前,西方学者对诚信领导理论的研究正处于理论创建前期的概念和假说探讨阶段。这种探讨首先是集中在“诚信”定义的讨论。 Harter认为,诚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拥有个人经验(价值观、思想、感情及信念)及行动与自己的真实信念相一致(Gardner 2005)。Erickson认为,人们越是忠于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偏好及感情,人们就越诚信。 Kernis将诚信定义为:“毫无障碍地体现真实的核心的自我”,诚信的四个组成部分是:认识、不偏不倚的信息加工、行动、关系。不过,目前尚未见到诚信领导的实证研究结果。 1.2 诚信领导在西方的兴起 西方学者关于诚信概念的认识,与中国人对“诚信”的理解,虽然有共性的成分,但区别还是很大的。 那么,中国人是如何理解“诚信领导”的?它是怎样的一种内容结构?起着怎样的作用? 我们就以上的种种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 2.研究内容及总体设计 2.1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 不同学者对诚信领导的概念及内容结构的理解不同 。 2. 学术界对诚信领导的理解并不代表企业界各级员工对诚信领导的理解 。 3. 学术界还缺乏诚信领导的有效测量工具。 4. 学术界提出的各种诚信领导模型还处于理论构想阶段,缺乏实证研究支持。 2.2 研究的总体设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2.3 研究被试和方法 被试样本: 选取广东、北京及台湾地区不同企业、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安全生产基础档案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制度、3手残事故应急处置制度、4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docx VIP
- 第十章 施工放样测量.pptx VIP
- 2025年邯郸市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旧房加固与改造施工方案探讨.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培训课件.pptx VIP
- YB∕T 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复核)记录表.xlsx VIP
- 施工放样记录表.xls VIP
- YB∕T 4858-2020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范.pdf
- 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带计算程序).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