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子座状载孢体(stromatic conidiomata): 由多根菌丝特化成的垫状保护结构,内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芽 殖 型 分 生 孢 子 的 主 要 产 孢 方 式 三、分类 (一)分类系统特点 半知菌缺乏有性阶段,但有些半知菌可以准性生殖的方式进行遗传物质重组。 半知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无性阶段(分生孢子阶段)的形态特征,而且半知菌包含了未发现有性阶段的子囊菌和担子菌,半知菌不同群体间不一定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关系。因此,半知菌的分类单元、性质与其他真菌有所不同。通常在它们的各级分类单元名称前加上“形式”两个字,如形式亚门、形式纲、形式目等,以表示半知菌分类单元的含义与其他真菌的不同。 根据无性阶段建立的式样属和式样种等分类单元,并不反映系统发育的关系。例如无性阶段属于同一个属的半知菌,根据有性阶段的特征可以划归不同的属。 半知菌的分类对于实际工作中鉴定和利用半知菌是十分有用的。事实上,半知菌的形式属、形式种一般都简称为属和种,但应当知道它们的性质与其他真菌的有所不同。 (二)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 半知菌的分类不仅要便于它的鉴定与利用,还要尽可能反映半知菌各群体内部个体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一般而言,目前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1.载孢体的类型,即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内或着生在散生、束生的分生孢梗束或分生孢子座上; 2.分生孢子的形态、颜色和分隔情况;分生孢子形成方式和产孢细胞(产孢梗)的特征等。 (三)半知菌分类系统 半知菌的分类目前有两大分类系统: 1.传统分类主要采用萨卡度(Saccardo)分类系统 2.现代分类主要采用安斯沃斯(Ainsworth))分类系统 萨卡度(saccardo)分类系统 半知菌的传统分类是采用萨卡度(saccardo)的分类系统。 该系统的特点以形态学为基础,将形态相似的半知菌归为一类,而不考虑它的系统发育关系。虽然目前半知菌的分类已有许多进展,但该系统仍是现代半知菌分类学的重要基础,至今仍被普遍采用。 真菌传统的三纲一类分类系统,采用萨卡度的意见,将半知菌都归入半知菌类,然后进一步根据子实体或孢子果的形态分为以下4个目: 1.丛梗孢目(Moniliales ):分生孢子便散生,或丛生形成束丝或分生孢子座。 2.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 ):分生孢子梗产生在分生孢子盘上。 3.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分生孢子梗产生在分生孢子器内。 4.无孢菌类(Mycellia sterilia ):除厚垣孢子外,不产生其他任何孢子。 安斯沃斯(Ainsworth)分类系统 Ainsworth(1973)现代分类系统是在萨卡度(saccardo )传统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系统虽然也以形态学为基础,但更加注重真菌的产孢方式。 Ainsworth(1973)分类系统是目前真菌界比较公认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和产孢方式将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 1.芽孢纲(Blastomycetes ):营养体是单细胞或发育程度不同的菌丝体,产生芽孢子繁殖。芽孢纲包括酵母菌和类似酵母的真菌。本纲包含的种类不多,分为2个目。隐球酵母目(Cryptococcales )真菌产生芽孢子繁殖,属于子囊菌中酵母菌的无性阶段;掷孢酵母目(Sporobolomycetales)真菌除产生芽孢子外,还能形成一种有弹射能力的掷孢子,大都是属于担子菌中酵母菌的无性阶段。芽孢纲真菌大都是腐生的,有些寄生在人和动物体上,与植物病害无关。 2.丝孢纲 (HyPhomycetes): 营养体是发达的菌丝体,分生孢子主要外生在分生孢子梗上,不产生在分生孢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3.腔孢纲(Coelomycetes ):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四、丝孢纲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或菌丝上, 外表无保护结构,有的不产生分生孢子。 根据分生孢子的有无和分生孢子梗集 合成载孢体的类型分为4目。 (一)无孢目(Agonomycetales) 无性态不产生分生孢子而以有隔菌 丝繁殖的一类真菌。有时形成菌丝变态结 构,如厚垣孢子、菌核等。 立枯丝核菌(R. solani Kuhn):引起多种植物立枯病和纹枯病。这个种可分为9个菌丝融合群(AG-1 ? AG-9), 中国的棉花立枯病菌属于AG-4,水稻纹枯病菌属于AG-1. (二)丝孢目 分生孢子着生在裸露的散生或丛生 的分生孢子梗上或直接着生菌丝上的一 类真菌。分生孢子梗基部不联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