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连接技术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2007-3-9 2- 材料连接技术 Materials We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1.2 焊接的发展历程 锻焊 在古代锻焊曾是金属连接的唯一方式。 电焊 电阻焊? 电弧焊 ? ? 一战期间,舰船等装备的需求刺激了一批廉价、快捷的焊接技术的发展; 二战期间,航空业有色金属(镁、铝)连接的需求刺激了新的焊接技术的产生。 1908 电渣焊ESW;俄罗斯美国乌克兰? 1909 等离子焊接?PAW;德国美国 1920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GMAW;?美国 1930?螺柱焊;美国 1930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IG;美国 1930?埋弧焊?SAW;?美国 1953 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GMAW;俄罗斯 1970激光焊接?LBW;英国 1991 搅拌摩擦焊?FSW 英国? 1801年,?Humphrey?Davy在首批电弧实验中使用电池作为电源。 Benardos在碳弧焊实验中使用一台22马力的蒸汽机驱动直流电机,用150个电池来发电。单是电池的总重量就达到2400kg。 Thomson在发明电阻焊机时使用了变压器。?? Oscar?Kjellberg使用110V直流电压电源,他让电流通过一个装满盐水的桶,从而把电流减小到适当的水平。 1905年,德国AEG公司生产了焊接发电机。由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其特性适合焊接,重1000kg,?电流250A。 ? 直流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适合用于电弧焊。焊接变压器很快变得受欢迎,因为它的价格较便宜,消耗能源相对较少。?? 20世纪50年代末,固体焊接整流器问世。最初使用的是硒整流器,接着很快出现了硅整流器。此后,硅可控整流器的出现实现了电子控制焊接电流。这些整流器现在都普遍使用,尤其是用于大型焊接电源。 焊接逆变器的出现是在电源上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伊萨首个逆变器模型造于1970年。但是逆变器在1977年以前没有普遍用于工业。1984年,伊萨推出140A“Caddy”?牌逆变器,重量只有8kg。 ? 材料连接技术 Materials We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 赵兴科 课程编号:302706 第一章 材料连接技术概述 §1-1 材料连接的原理与分类 §1-2 焊接的发展历程 §1-3 常见焊接方法简介 2- 焊接是一门新兴的同时又是一门古老的技术。从历史上说,它在3000年以前就有记载 ,但真正成为一门重要的制造技术,是最近百年的事。 焊接发展历程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以炭火加热的锻焊、钎焊等为代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手工电弧焊和电阻焊等为代表; 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气电焊、激光焊等为代表。 1. 焊接技术的发展阶段 古代锻焊制品——花钢 1856年,James?Joule首次成功用电阻加热法对一捆铜丝进行了熔化焊接。 1886年,Elihu?Thomson制造了首台焊接变压器,随后又发明了点焊机、缝焊机、凸焊机以及闪光对焊机。?? 1964年,Unimation生产的首批用于电阻点焊的机器人在通用汽车公司使用。目前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和对其它许多金属片的焊接上。 1810年,Humphrey?Davy在电路的两极造了一个稳定的电弧——电弧焊的基础。 1881年, Nikolai?Benardos在碳极和工件间产生了电弧,金属棒或金属丝可以送进这个电弧并熔化。 1890年, Benardos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焊接法,用金属棒代替碳棒作为电极,焊接过程中电极熔化,充当热源和填充金属。 1907年,Oscar?Kjellberg发明了涂层焊条,使焊缝质量显著改善,电焊技术得到突破。 焊接技术方法的发展 焊接设备的发展 19世纪末以前没有出现电焊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合适的电源。 早期焊机 现代焊机 上世纪70年代出现电弧焊机器人。 焊接工艺的发展 提高焊接效率: 加拿大人John?Church使用了快速送丝速度和混合保护气体,在使用同样的焊接设备下,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接速度提高一倍。 在同一熔池内使用两根焊丝的焊接法——双丝焊或双芯焊,实验证明更富有成效。 最新高效焊接法是混合焊——这种方法结合了两种不同的工艺。激光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速度极快,熔深大。 节约材料: 窄间隙焊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耗材,减少了热影响区焊接的变形。 “太空焊接”技术 ,在棒状的焊接器具尖头部位开了一个直径1.8毫米的小孔,让电流从小孔通过,成功解决了放电扩散的问题。同时,由于电压得以降低,金属不易飞散。该技术也可以在地面使用,比传统焊接方法省电。 赵兴科 课程编号:302506 第一章 材料连接技术概述 §1-1 材料连接的原

文档评论(0)

550008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