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新派主张政治体制改革,主张“兴民权”,梁启超的许多文章都大力倡言民权,同时激烈抨击官场的腐败无能,这使得张之洞大为不满。 ——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 走向革命》 张之洞倡导的“新旧兼学”中的“新学”亦包括“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西学”等于“西艺”的观点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诸项,但对“设议院”、“定国会”等涉及政体的部分讳莫如深。 ——冯天瑜《张之洞及其劝学篇》 物曲虽博取,王制乃常宗 ……但变中又有不变,这便是张之洞对于传统的纲常名教和社会政治秩序坚定不移的“卫道”立场。他采纳“西学”、“西艺”、“西政”的选择标准,首先在不悖离他认为美轮美奂的传统纲常的“亲亲、尊尊”精神。讲求西学不过是手段,捍卫中学的核心地位才是目的,正所谓“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他认为:文化“开新”若“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dǐ),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用其诗句来表达,便是:“文轨古自一,皮卉今交通。胡婴与蕃乐,汩(gǔ)乱安所终?物曲虽博取,王制乃常宗。” ——冯天瑜 《张之洞评传》,414页 夫君爱鉴: 昨日闻西安之变,焦急万分。 窃思吾兄平生以身许国,大公无私,凡所作为,无丝毫为自己个人权利(力)着想。即此一点寸衷,足以安慰。 且抗日亦系吾兄平日主张。惟兄以整个国家为前提,故年来竭力整顿军备,团结国力,以求贯彻抗日主张。此公忠为国之心,必为全国人民所谅解。目下吾兄所处境况,真相若何,望即示知,以慰焦思。 妹日夕祈祷上帝,赐福吾兄,早日脱离恶境。 请兄亦祈求主宰,赐予安慰。为国珍重为祷! 临书神往,不尽欲言。专此奉达。 敬祝 康健! 妻 美龄 廿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P49“知识链接” 关于向西方学习,某重要官员在1898年4月写成的著作中主张“宗经”、“以君兼师”,同时应“政艺兼学” 。……并认为“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 下列四人中,该“重要官员”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C.谭嗣同 D.孙中山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P49“知识链接” 关于向西方学习,某重要官员在1898年4月写成的著作中主张“宗经”、“以君兼师”,同时应“政艺兼学” 。……并认为“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 下列四人中,该“重要官员”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C.谭嗣同 D.孙中山 谭嗣同属于维新派中的激进派。他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他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50页 路桥中学 蒋兆强 邮箱:zjlqjzq@163.com 手机“鲜活的历史,客观地分析”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一道值得商榷的选择题 一个重要人物的日记 一张抗战统计简表 一幅饱经沧桑的人物肖像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洋务派 资产阶级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民主派 知识回顾:近代前期主要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林、魏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奕、曾、李、左、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自强、求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康、梁、谭、严 变法图强;君主立宪 革命派 孙、章、邹 暴力推翻清政府; 民主共和 激进民主派 陈、李、胡、鲁 民主、科学; 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知识回顾:近代前期主要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 关于向西方学习,某重要官员在1898年4月写成的著作中主张“宗经”、“以君兼师”,同时应“政艺兼学” 。……并认为“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 下列四人中,该“重要官员”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C.谭嗣同 D.孙中山 ——嘉兴名师公开课余老师的原创题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P49“知识链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P49“知识链接” 关于向西方学习,某重要官员在1898年4月写成的著作中主张“宗经”、“以君兼师”,同时应“政艺兼学” 。……并认为“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 下列四人中,该“重要官员”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