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尼罗河-- 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4、重要的经济支柱 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 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南 非 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 地形以高原为主,沿海是窄狭平原。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 ,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 。 南非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绕道好望角的航线为沟通东西方的要道,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 好望角位于34°21′S,18°30′E处。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寻找欧洲通向印度的航路时到此,因多风暴(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狂风巨浪 ),取名风暴角。但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进入印度洋,通往富庶的东方(印度),故改称好望角。但“好望角,好望不好过” 。 南非的重要城市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 (南非最大的港口) 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约翰内斯堡 :南非最大的城市,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世界上最大的产金中心,被称为“黄金之城” 。 * 非洲与埃及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非洲的海陆位置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非洲 南 红海 一、地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0° 20° 40° 0° 二、地形——高原大陆 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都较少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阿特拉斯山脉 德拉肯斯山脉 乞力马扎罗山 刚果盆地 东非大裂谷 地形——高原大陆 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成因:内陆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埃塞俄比亚高原 ——非洲屋脊 东非大裂谷(地球的伤疤)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直到死海附近。 死海 成因: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下陷而成。 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5895m) 1、气温:非洲大部分处于热带,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0℃以上,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2、降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年降水量比北非丰富得多,大部分地方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三、气候——对称分布 气候成因分析 干旱大陆 干旱地区面积广大,非洲约3/5的面积为干旱和半干旱区,因此有“干旱大陆”之称。 20E 四 、水文 (一)四大河流 尼罗河 尼日 尔 河 赞比西河 刚果河 1、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 2、刚果河 (1)概况 (2)流量大而稳定(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 (3)河段特征 ①上游:水流湍急 ②中游:流经刚果盆地中部,地势低平,落差小,水势平稳; 水量丰富,河宽水深,利于航运。 ③下游:切穿西部高地,形成一系列瀑布,落差大,不能通航。 (4)水力资源丰富 3、尼日尔河 4、赞比西河 (二)两个湖泊 维多利亚湖 坦噶尼喀湖 1、维多利亚湖 (1)非洲最大,世界第二淡水湖(次于苏必利尔湖)。 (2)成因:盆地凹陷(地壳运动使地面渐渐下沉,形成集水盆地 2、坦噶尼喀湖 (1)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次于贝加尔湖)。 (2)成因:板块张裂地区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五、丰富的矿产资源 1、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其中不少矿产占世界重要地位。 2、主要矿产及分布世界首位:黄金、金刚石 国家: 南非—黄金 几内亚—铝土 赞比亚—铜矿 尼日利亚—石油 刚果——金刚石 (图册P133) 六、黑人的故乡 撒哈拉以南地区有5亿人口。90%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称“黑非洲”。 黑种人的故乡 黑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此外,本区还有外来移民的阿拉伯人、欧洲人和亚洲人。外来移民主要分布在北非和非洲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 七、积极发展民族经济 1、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地区。 2、由单一经济转向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3、南非共和国:非洲南部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约翰内斯堡: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八、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单一商品经济 ◇出口矿产、森林、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产品 原因: 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1)个别面向出口的农矿产品得到片面发展; (2)粮食生产落后; (3)加工工业更加薄弱。 畸形的经济结构: 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措施 3.0% ? ? 哪些社会问题?成因?措施? 饥饿的苏丹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非洲的希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