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语文上册 PAGE PAGE 22 第五单元 第17课《古诗两首》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能认识4个生字,会准确工整地写9个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我能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我要查找诗人李白、苏轼的资料,搜集并背诵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知识链接: 天门山 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名于天下。 西湖 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通文:我要小声读读单元导读及第十七课的两首古诗,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准确认读以下词语。 中断 楚江 碧水东流 孤帆一片 淡妆浓抹 山色空蒙 饮酒 澎湃 晴方好 雨亦奇 畅所欲言 相宜 二、顺文:我能大声朗读两首古诗,读得准确、流利,注意朗读的节奏与轻重。 三、整体感知:我能通过默读诗句,解决以下问题。 《望天门山》是 代诗人 写的。“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至此回”意思是 。这首诗写出了 的壮阔气势。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代诗人 写的。“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亦”读作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和 的湖光山色 ,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 四、质疑: 我还不太明白的地方有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再读课文:和老师一起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文意境。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古诗,进行小组朗读展示。 2.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在小组内讨论诗词的意思,练习说说全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可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共同讨论。 二、细读课文:学习诗文的写法,体会情感。 1.研读《望天门山》,组内讨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描绘的美景:雄伟的(???? ???)山,(??????? ?)的长江水,乘风破浪的(??? ???),啊!真是气势浩荡,奇险壮观呀!假如我是诗人李白,我会这样吟诵《望天门山》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中,把 比作 ,这样比喻,写出了 ,表达了 的感情。 3. 我能有节奏地朗读这两首诗,并能标出停顿和重音。 三、知识延伸:我还会背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四、随堂练笔:发挥想象,描写一幅优美的天门山日出图。 五、拓展阅读:苏轼《春江晚景》、陆游《游山西村》、杜牧《江南春》及《古诗八十首》中描写风景的古诗。 六、单元习作准备: 这两周我要按照“口语交际”“习作”建议,查找风景优美的地方,再到附近的公园里走一走,仔细观察一处景物,用这一单元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写,也为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交流活动做好充分准备。还要搜集整理祖国物产的有关资料,增长见识。 【我学得怎么样】(自我检测) (结合学习目标选择《随堂检测》中的练习题。要求:量少、质精。如果其中题我们认为不符合要求,可以自己写新题上来。) 【回顾整理】 在小组内比对语文书,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 第五单元 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 班级 姓名

文档评论(0)

5599977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