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h \z \t 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2 1 吸水井 7
1.1 吸水井设计水位 7
1.2 吸水井标高 7
1.3 吸水井布置 8
1.4 吸水井长度 8
2 水泵选择 8
2.1 供水流量计算 9
2.2 供水曲线及分级供水 9
2.3 水泵扬程计算 10
2.4 水泵选择 11
2.5 吸水管和出水管管径 12
2.6 水泵基础计算 13
3 二级泵房平面布置 14
3.1 水泵基础布置 14
3.2 水泵基础布置 14
4 二级泵房高程布置 14
4.1 水泵安装高度 15
4.2 水泵及管线相关标高 16
4.3 起重设备及泵房高度 16
5 真空泵设计计算 18
5.1 抽气量 18
5.2 最大真空值 18
6 排水泵设计计算 19
7 消防校核 19
泵房设计计算说明书
吸水井
二级泵房前设吸水井,以调节水量,使水位稳定。
吸水井设计水位
吸水井设计最高水位为清水池最高水位,即42.3m,设计最低水位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即设计最低水位为清水池池底标高减去清水池至二级泵房吸水井的水头损失。
清水池设一根出水管,出水管管径取为DN900,管内流速为1.10m/s。查水力计算表可得,输水管水力坡降为i=0.15%。取清水池到二级泵房吸水井之间管道总长为50m,则输水管没程水头损失为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如下:
表1-1 吸水井前管道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
配件名称
数量
规格
局部阻力系数
90度弯头
1
DN900
1.1
蝶阀
2
DN900
0.4
进出口
2
DN900
2
3.5
由上表计算可得,局部水头损失为:
则总水头损失为:
清水池最低水位为40.2m,则吸水井最低水位为39.91m。
吸水井标高
①喇叭口离吸水室底部的最小距离h1
一般吸水管的最小悬高高度h1=(0.6~0.8)D1,大管径采用较小系数,小管径采用较大系数。吸水管600mm。根据S3图集所选的喇叭口直径为900mm。
则h1=0.7×900=630mm。
取h1=700mm。
②喇叭口的最小淹没水深h2
喇叭口垂直布置时的淹没水深一般大于1.5D1,此处按大泵计算
h2 =1.5×900=1350mm。
取h2 =1400mm。
吸水井池底标高=吸水井最低水位标高-h1- h2 =39.91-0.7-1.4=37.81m。
吸水井布置
①吸水池喇叭口直径D1
一般大于(1.25~1.5)D,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3(上)》选择一个相应的喇叭口,其直径D1=900mm。
②喇叭口管中心线距后墙的距离c
一般取(0.8~1.0)D1,此处取0.8D1,则:c=0.8×900=720mm
取c=800mm。
③喇叭口中心线与侧墙的距离b
一般为1.5D1,则:b=1.5×900=1350mm
取b=1400mm。
吸水井长度
多台水泵的吸水井应有一定的进水流程,以调整水流使顺直均布地流向各吸水管。一般要求吸水井进水至吸水喇叭口中心的流程长度l不小于3D1,及l≥3D1,按大泵计算。
故:l≥3×900=2700mm,取吸水井长度为5000mm。
水泵选择
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03册)城镇给水》第5.2.2.2条,水泵的设计选择基本原则如下:
①选泵首先要满足最高时供水工况的流量和扬程要求;在平均流量时,水泵应在高效区运行;在最高与最低流量时,水泵应能安全、稳定运行。
②水泵的台数及流量配比根据供水系统的运行调度要求、泵房的性质及规模、近远期结合方式等作综合考虑,并结合调速装置的应用进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
③一般宜尽量减少水泵台数,选用效率较高的大泵;但必须考虑运行调度方便,适当配置小泵,或采用调速运行水泵。
④备用机组数的确定应根据供水的重要性及年利用小时数,并应满足机组正常检修要求。对重要的城市供水泵站,工作机组3台及3台以下时,应增设1台备用机组;多于3台时,宜增设2台备用机组。对于一般的城市供水泵房内可设一台备用泵,型号与泵房内最大一台水泵相同。
供水流量计算
二级泵站供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最高日用水时变化系数Kh=1.2,则二级泵房最高日最高时设计供水流量为:
供水曲线及分级供水
由已知资料知,该地区最高日居民综合用水逐时变化系数如表2-1:
表2-1 该地区最高日最高时居民综合用水逐时变化系数
时段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用水量系数(%)
2.3
2.3
2.2
2.2
2.3
3.5
4.6
5.2
时段
8~9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用水量系数
文档评论(0)